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81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资源配置为核心。在逐步实现资源均衡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必须转向教育质量的提升,追求教育质量的公平。为此,资源均衡阶段学校的外延式发展、依附性发展和同质化发展模式,必须转变为质量公平阶段的内涵发展、自主发展和特色发展模式。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在于实现学校的转型变革与自主发展,它需要以特色学校建设为抓手,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为支撑,促进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92.
成人教育:追寻生命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终身教育的理论修正了制度化教育的理念,它指出教育和训练的过程并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应该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儿童教育、青少年教育和成人教育在生命发展的完整概念中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儿童教育、青少年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为生命的发展奠基;成人教育是在基础教育之上,追求生命的完善,使他们有最大的潜在可能性去有效地、自如地迎接他一生中遇到的各种挑战。  相似文献   
293.
规训与纪律     
“百名学者评论中国教育”专栏,以教育研究者的角度,就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焦点、难点、冰点问题发表各种建设性见解。一事一议,或提出问题,或分析评论,力求形成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势,激活中国之教育学术。特邀教育界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参与,以教授和博士为主办成一个高层次论坛。各位同仁可就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写成评论,每篇2000字—3000字为宜,诚请各位专家在百忙中赐教赐稿。  相似文献   
294.
加强生命教育,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改革的焦点和普遍趋势.我国的生命教育自新世纪开始,目前大有蓬勃发展之势.一些省市和地区,如上海、湖南、辽宁、江苏常州、山东青岛、湖北成宁等都在推行或进行生命教育实验,这是可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95.
冯建军 《比较教育研究》2021,43(1):10-18,26
公共人的衰落已成为当代社会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法国思想家列维纳斯的他者性思想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列维纳斯看来,他者是不同于我的主体,具有独特性、差异性,我与他者之间是非对称的伦理关系,我必须为他者负责,为他人而活。遵守他者性伦理原则,公民必须具有关怀、责任、友爱与奉献等伦理品格。培育公民的他者性伦理品格,需要转变个人主体的观念,从为己到为他,确立他者的伦理主体;构建"我与他者"的伦理关系;谋求我与他者的面对面的"相遇";唤醒公民爱与责任的良知。  相似文献   
296.
在当代,“元”成为一个流行的文化符号,越来越多地见诸于各门学科,诸如元伦理学、元哲学、元认识等。在英语中,“元(meta—)”是一个前缀,它通常是指“在……之后”、或“超越……”的意思。元研究就是以某一理论自身作为对象的研究,这一研究的成果称为元理论。  相似文献   
297.
让教育与生命同行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师生校园生活质量的关注,从未受到如此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过去师生校园生活的省察与审视。以往的师生校园生活,因为囿于唯智、唯分的泥淖,而陷入了一种精神的困境:校园生活日渐枯燥、批判精神逐渐消失、思维方式日益机械、创造力和想象力渐渐匮乏。这与教育的最高道义责任——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恰恰背道而驰。于是,人们呼吁改革,呼吁对生命和生活的关注:新课程要求,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素质教育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让他们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种种诉求,说到底,就是师生校园生活中“人文精神的重塑”。本期编发的两位大学教授和两位一线校长的文章,渗透着他们对师生校园生活质量的关注——而这,正是“人文精神”赖以生长的土壤。  相似文献   
298.
论现代学校制度的公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组织,其正常运行有赖于制度的规范与要求。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是当代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公正性是学校制度的根本属性。学校制度的公正是制度本身公正和制度运行公正的统一。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必须以教育使命的实现为本,把公正性作为其首要价值,实现制度本身的公正与制度运行的公正。  相似文献   
299.
主体道德教育是21世纪我国道德教育的必然走向。主体道德教育,在现阶段就是要培养自主选择性道德人格。这包括自主选择意识、自主选择需要、良好的道德直觉、自主选择能力等。  相似文献   
300.
走出前现代的专制社会,走向民主开放的自由社会,宽容成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人的必备品质。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呼唤培养人的主体意识,但如果不使这种主体意识走向单子式的主体性,就必须培养主体间的宽容意识,这是时代赋予教育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