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最近一个时期,一场空前规模的商品大潮正在中国大陆弥漫,来势之汹涌、覆盖面之广阔、冲击之强烈、影响之深远,为中国历来所仅见。1985至1988年,也曾出现过全国范围的经商热,但与这次相比,仍未免相形见绌。特别是去年十月,争论多年仍望而却步的市场经济的概念终于写入执政党的正式文件,并为全国代表大会一致通过,从此以后,左右经济命脉的那只“不可见之手”,便在神州大地旁若无人地挥舞起来。这只作为现代社会运行杠杆的巨手是如此具有魔力,不仅把人类生产的产品和产品的生产者一起拉入市场,而且能够搅动起人类本能的已经沉睡了的欲望,使得每个人都斤斤计较起来,企图用最小的付出换取最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52.
介绍了“引导--探究学习法”在高校文检课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此法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马一浮的学术思想,最着名的论点是“六艺该摄一切学术”。这是他的一贯思想,很早他就有撰写《六艺论》的设想,但集中讲论,则是1938年在江西的泰和,为浙江大学师生开设国学讲座。竺可桢校长1936年为聘请马先生到浙大讲学费尽了心力,而终无所成。但仅仅一年之后,他的愿望就轻松地实现了,而且不是他主动去请马一浮,  相似文献   
54.
文检课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学习环境的基本观点,将图书馆设计为检课的学习环境,并对学习环境的基本要素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打破检课及实习限时限空间的局限,体现了现代图书馆教育职能的自主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55.
文检课为核心的信息素质教育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梦溪 《图书馆论坛》2007,27(1):49-50,151
阐述了韶关学院图书馆文检课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教学手段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效。随着课程体系的完善,新生教育和讲座的开展,学习网站和传统媒体的揉合,文检课为核心的信息素质教育模型业已凸显。  相似文献   
56.
“国学”一名“将恐不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学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清末民初,20世纪头一二十年,东西方文化冲突剧烈,传统和现代的整合漫无头绪,当时第一流的知识人士如章太炎、如梁启超、如胡适之,遂倡国学以激发种性的文化自觉,以至于北大、清华我国现代学术的重镇也起来推动。他们这样做是有充分理由的,历史作用早已昭然于当时和后世。问题是我们今天,历史已经跨越百年后的21世纪,我们还需要原封不动地维持当初那种义涵的国学吗?  相似文献   
57.
传统的误读     
我认为我们可能误读了我们的思想文化传统。很久以前就误读了,现在还在误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