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3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探索学科知识的融合及培养学生大文科或大理科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难点。本文以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预初年级开展的理科教学改革实验为例,阐述了如何通过学科知识点的融合而把创新思维的培养落到实处的做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32.
从“五育”并举转向“五育”融合理念的系统推进,已经成为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但就现状而言,“五育”融合理念的落实仍然面临着联结松散等现实困境,尤其是融合主体的有限理性、融合方式的制度依赖与融合途径的体制规约等问题均限制了“五育”融合的发展进程。为此,通过制度耦合实现主体联动、方式创新与机制完善则是推进“五育”均衡、常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3.
终身学习概念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发展过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终身学习的概念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又是在怎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包涵于终身学习概念之中的本质特征究竟是什么?既然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已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教育的认识,而这一教育理念亦被称为是教育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那么又为何要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从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化的契机是什么?两者之间体现的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此类问题的提出,迄今为止仍还没有形成一个清晰与统一的看法。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不清,  相似文献   
34.
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要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其不仅需要的是强盛国力,同时更需要有一流的教育作为建设的基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在国民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健康文明城市的建设和完善方面,一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面临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的召开,如何加强城市的软件建设,加速市民精神文化教养的提高,推进终身教育的进一步落实及创建学习型社会等都是重要而不可或缺的政策及立法举措。  相似文献   
35.
我最近正在阅读的一本教育理论书,让人大有耳目一新之感。这本书就是由中国教育学界知名学者叶澜教授主持编写的《“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上海三联书店出版,1999年)。该报告集是以叶澜教授为首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九·五”重点课题组成员,在历经五年的艰辛研究后.最终编写而就的。全书共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方案与理论纲领”“研究报告集”“专  相似文献   
36.
自我更新是未来社会对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实现自我更新?怎样才能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我们认为有选择地选读教育理论书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以下推荐的三类教育书籍,其一与知识有关,一旦教育知识充实于心,我们的教师将更有底蕴也更有朝气地站在讲台上;其二与智慧有关,追寻教育智慧,使自己成为智慧性教师,这将是未来教师发展的一个根本趋向;最后一类则与生命有关,因为在对知识与智慧的阅读和追寻中,必然会引发对自身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不断地完善“教师生命”这一独特的职业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37.
吴遵民  周翠萍 《中学教育》2010,(4):40-44,34
教师专业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领域内日益受到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系列看似有形却又无形的影响因素,左右甚至主导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及进程。本文以此为题,对存在于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若干有形与无形因素及影响这一过程的内外关系加以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8.
基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不仅关系着国民素质的基本保证、整体提升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关系到个体学习与发展权利的实现。为了使教育事业得以良性循环和不断发展,就要求实现受教育者的人格完善及个人兴趣爱好受到充分的尊重,这不仅是全民素质得以整体发展和提升的基本需要,同时也是新的历史时期赋予的新的社会使命。面对这一新的教育课题,如何消融当前社会中出现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和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弊端,就必须从政策学的宏观视角去进行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本文梳理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界学者对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新的公平所作的政策探索,并从法学、伦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学科视角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新时期基础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政策和策略的提升提供可资参考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39.
<正>人类社会从野蛮到文明经历了漫长的年代与过程,当社会文明程度逐渐提高之时,亦是社会关系更为复杂、矛盾更加尖锐之际。那是因为个人之所需与社会之所供之间的差距会日益拉大,而社会发展所赖以支持的因素亦日趋多元的缘故。若要解决以上的问题与困惑,就唯有在改变与再改变的过程中不断前行,不断探索新的路径。换言之,唯有依靠教育,依靠对教育持续变革所产生的动力’才能使下一代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吸取  相似文献   
40.
终身教育自引入我国以来,从最初的理念演变成一种思潮乃至国家的政策方针与立法举措,期间经历了约三十年。一项成熟教育政策的最终归宿乃是立法,终身教育亦不例外。在普遍推进终身教育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今天,如何从立法的高度对终身教育所体现的各项基本原则予以明确与界定,这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已经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然而,自2005年中国大陆首先在地方层面开启终身教育立法以来,虽然福建省、上海市、太原市率先实现了终身教育立法零的突破,但国家层面的终身教育法仍如空中楼阁,迟迟没有进展。其中的缘由究竟何在,又是怎样的瓶颈与难题制约了国家终身教育法的制定?本文通过国内立法背景的梳理、国际立法理念的追溯与解读,以及具体立法涉及的重要条款的深入分析,对正在酝酿讨论的国家终身教育法的立法思想与法律框架进行深入探讨,所提观点可为国家终身教育法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