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166篇
科学研究   43篇
体育   39篇
综合类   9篇
信息传播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孙辉 《科教文汇》2008,(29):41-41
汉语和英语的表达形式及其内容并不是一一对应的,汉语中的一些表达形式和概念在英语中可能是空缺。反之,亦然。本文对翻译中的词汇空缺的翻译方法做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32.
张林  孙辉  胡学友  孙强  郭昌建 《科教文汇》2008,(32):F0002-F0002
对无线自组网中研究热点之一的AODV路由协议算法进行了描述,针对该协议中路由判据单一从而导致路由性能较差的缺陷,对原协议中的相关算法进行了改进与优化,采用了一种改进后的路由协议(MSAODV)。NS-2的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路由优化机制提高了吞吐量,降低了网络时延和网络协议开销,路由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3.
(课前两周,教师曾引导学生讨论过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很多学生认为需要空气、水分、阳光、土壤、温度等条件。农村学生经常见到种子,如何利用身边的优势,让学生自行探究种子萌发的必需条件呢?魏老师启发学生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子,采用对比实验进行研究。以下是对实验情况收集、整理的课堂实录。) 师:这节课我们来研究种子的萌发条件。首先请各组汇报实验情况。  相似文献   
134.
谈归因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上海教育学院孙辉何谓归因?归因就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已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认识,寻找出其产生问题的性质或推论出其产生问题的原因的心理过程。具体地说,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归因一般可分为二种类型,一...  相似文献   
135.
日前,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对1992年工作作了如下安排。  相似文献   
136.
物理教学中,上好一堂课教法的选择固然十分重要,但一堂课究竟应该怎样结尾?用什么样的方式结尾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这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就几年来的物理教学,谈谈物理课结尾小结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137.
胡塞尔的艺术美学思想建立在对想象现象学分析的基础之上。现象学意义上的想象与知觉、幻想不同,也不是一种能力,而是知觉的中性变样,这使想象既与被映像的现实联系甚紧,又不对现实“认之为真”;既是一种选出行为,也是一种构造活动。在此基础上,胡塞尔认为,艺术是被构成的想象领域。这一艺术论与模仿论、表现论相差甚大,可以称之为艺术显现论。胡塞尔对想象的重视与狄尔泰一样,意在借想象与艺术提升现实,创造一个意义世界,以对抗工业明的侵袭。胡塞尔纲要式的论述对海德格尔、萨特、马尔库塞等人的美学思想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8.
随着华人中年轻一代创业者在日本成长壮大,他们的故事精彩纷呈,创业的艰辛、成功的喜悦、奋斗的甘苦、失败的辛酸都颇为引人关注,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39.
二项式定理是每年高考必考的内容,题型变化不多,掌握了具体的解决方法,这一部分分数很容易就可以拿到。下面笔者就结合近年的高考试题对这一部分的常见题型及解法加以归纳,希望能够给读者在这一部分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40.
经常听一些老师教《桥》一课,多数老师按照"认识桥的种类——猜测桥的承受力——测试桥的承受力——得出有关结论——设计各种桥"的流程进行,教学时直奔教师心中的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去测试各种桥的承受力大小。这样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吗?是否忽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呢?我们知道,远古的时候河上并没有桥,偶然一棵树倒下去搭在河上,动物从树干上爬过去,这大概就是世界上的第一座桥。人类在无意识的状况下开始模仿这棵树木,于是就出现了独木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