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7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高校研究生培养成本计量方法探讨——以M大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确定高校研究生培养成本计量的范围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以经常性培养成本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并通过引入学生培养周期的"近似学年度"、折算各类学生的"标准在校生数"和测算培养成本的"分配权重系数"等处理手段,给出了一种较符合工作实际、可操作性较强的高校研究生培养成本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42.
考试的本质特性是什么?考试应体现谁的意志?谢小庆教授在“考试应体现谁的意志”一文中(参见《湖北招生考试》2003年10月号下半月,以下简称“谢文”)向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忽视或者说回避的重要问题。笔者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也来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43.
美国如何防范高校债务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万朋 《陕西教育》2008,(11):85-85
美国高校的经费来源包括政府资助、学费收入、学校刨收、社会捐赠等。对于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来说,各种经费渠道所占比重不同,但不管哪类学校,借债都是其重要的资金来源,且债务几乎与上述各个渠道都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4.
公共选择理论最大特点是将适用于经济分析的理论来分析政治领域的活动,拟采用此分析方法来理解我国的职业教育问题。利用公共产品属性问题、政府失灵、经济人假设等理论分析职业教育的提供、管理和学校内部问题,以试图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5.
本文审视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发育所面临的种种产权障碍。由于学校和个人尚未成为产权主体,因而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教育产权尚未界定明晰。各个层次的产权关系都还存在着某些模糊的方面,因而不利于交易和高等教育市场的发展;抑或是由于产权关系不明晰,或缺乏对于产权的保护,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尚未能通行产权规则,因而难以形成市场机制运行的良好秩序。其根本原因均在于缺乏一个有效的教育产权制度。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发育,必须突破来自产权的障碍。  相似文献   
46.
本文尝试运用规制经济学中的收费理论来讨论如何合理地确定高等学校的收费水准。首先分析了确定高校收费水准时应当遵循的六大管理目标,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四种可能的高校收费水准的决定方式,最后指出,在高等学校中,只能采取以公正报酬率计算方式为主的平均成本定价策略,同时辅之以混合型定价方式。此外,高校与政府之间应当加强相互信赖和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47.
除了政府和市场中介机构从外部对高校债务问题进行有效地干预与控制外,美国各大世界级民办高校自身也非常注意在内部加强管理和防范.以下做法值得国内民办及公办高校借鉴.  相似文献   
48.
我国高校扩招、合并动因的经济学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规模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招生体制改革中出现的高校扩招、合并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决定一个地区高等学校应否扩招、合并以及扩招、合并的规模应建立在对该地区高等教育产业成本劣加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由此修正和深化了以往研究此问题时所运用的教育规模经济理论,为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这一热点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工具和方法论视角。  相似文献   
49.
公共服务 目前,对于公共服务的界定,人们更多的是沿着经济学的路径,把“公共服务”与“公共物品”当作同一概念,而将它们定义为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或服务。  相似文献   
50.
加快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需要关注空间向度.后疫情时代,随着高等教育更深层次地步入网络社会,教育资源、教学活动、教育治理的"流动空间"将进一步拓展.面对新的空间演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亟待实现网络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网络化治理作为一种强调系统性并通过"跨界"协同提升公共价值的治理新范式,成为后疫情时代我国应对高等教育"流动空间"拓展的新治理路径.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网络化治理在治理体系、治理机制、治理技术等方面存在一定困境,亟须完善高等教育网络化治理体系以促进治理流聚合,完善高等教育网络化治理机制以促进治理流耦合,优化高等教育网络化治理信息化技术平台以促进治理流契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