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90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叙事与小说关系匪浅,它们在解读和构造小说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翻译中,由于源、译文叙事存在差异,译入语叙事对翻译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以清末小说翻译为例,从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三方面进行讨论,证实了中国小说叙事传统对中国小说叙事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92.
张景华  马瑞 《海外英语》2014,(20):99-100
高中阶段的英语分课型教学效果更好已经被广泛认证,在英语高考改革的大方向下,英语教学更应该注重实用性及其分版块教学,该文论述了五类课型,上课内容,上课形式,希望能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上可以给广大英语老师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3.
张景华 《出版科学》2013,21(4):42-44
在学术期刊编辑出版过程中,会出现编辑与作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给编辑工作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文章研究在编辑过程中存在的编辑与作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现象的表现、原因及危害,提出消除负面影响的对策,使编辑和作者的信息服从于学术期刊编辑出版活动的需要。  相似文献   
94.
本根据美国名语言学家克拉申的输入假设和情感过滤假设理论及巴克的理论,从语言知识和听力任务两个基础方面,对听力策略和测试效度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中国学习解答听力测试题的信息加工过程;从听力测试的三个角度,对构成听力实质内容的听力构件和测试的基本方法进行了综合探讨。  相似文献   
95.
农村婚姻家庭纠纷的发生很多是由于“事实婚姻”和农村混乱的房屋登记现状引起的,本文对这两方面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剖析,进而寻求到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即对婚姻立法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96.
应用西宁地区:1981—1993年逐月、1998—2000年逐日的交通事故记录和气象资料,进行对应分析,研究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西宁地区交通事故时空变化特征和事故多发日对应的天气类型,根据对应规律,建立了西宁地区交通安全天气指数,并已在实践中运用,准确率达77%。  相似文献   
97.
沉默权即反对自我归罪特权,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立法中均有规定,而我国对这一制度的立法选择争论已久。本文在总结我国现行法对沉默权态度的基础上,提出设立沉默权是适合我国现实国情、适应法治建设实际需要的观点。  相似文献   
98.
编写时,更是历经磨难,反复修改、删减、校对,不下十数次。书中所有的统计数字,为确保准确无误,利于应用,避免贻误后人,更是多次计算、核对。为编撰内容真实可靠,用意精准无疑,编委扩大会之类的研讨座谈、审读,计有20余次。  相似文献   
99.
仓储式锅炉燃煤发电机组一次风管浓度无法用直接测量的方法获取.本文根据一次风速、一次风温进行模糊判断得出其浓度的百分比,在大型锅炉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
虽然运输毒品罪是以当事人主观上明知为核心要件,但是,司法实践中由于运输毒品犯罪的特殊性,要从主观上认定行为人是否故意、是否明知难度很大,尤其当今社会毒品犯罪日益猖獗,犯罪手段日益隐蔽,出现了很多新花样、新形式,受他人"蒙骗"也成了犯罪嫌疑人推托罪行的一大辩解。因此,如何认定主观上是"明知"还是受他人"蒙骗"成为毒品犯罪中的关键问题。作者认为,毒品犯罪的主观明知是运用推定原则来认定的,行为人只要符合规定的情形,并且不能做出合理解释或举出反证的,就可推定其主观上是明知的。而受他人蒙骗则要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形综合加以分析。实践中,雇佣人、策划人等"上线"的口供证据也是分析行为人主观上是"明知"还是受他人"蒙骗"的重要途径。审判实践中,从证据采信角度判断行为人是否主观明知,应从主客观相统一、疑罪从无、无罪推定、合理排除疑点、"上线"口供分析判断等几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