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1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因“志同道合”——都喜欢思考、探索、研究、笔耕。我与张建国老师在20年前就成了“忘年交”。天道酬勤。这20年间,张建国老师矢志不渝地思考,孜孜不倦地求索,坚持不懈地笔耕。喜滋滋地收获、享受着一份又一份沉甸甸的惊喜:不但发表了数百篇高质量的语文教学论文.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绩.而且逐渐形成了比较独特的教学风格——注重语言文字的教学.善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感悟内在情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2.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注重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化、创造性阅读。阅读教学的实质是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老师对作品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和理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还给学生主体的地位,引导学生自主体验,鼓励学生探索和创造,要防止越俎代庖,甚至限制、束缚学生富有创意的思维。然而,放开手脚又不等于放任自流,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因而废弃,这里涉及鼓励学生个性化、创造性阅读的“度”的问题。事实上,目前也出现了某些失“度”的倾向,必须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43.
我们阅读古诗,往往感到逸趣横生,难以言传:或者移情入景,状物传神;或者巧比妙喻,警策动人;或者精思附会,别具匠心……凡此种种,都洋溢着一股诗趣,增加了悠然不尽的韵味。所以,明代文学家袁宏道说:“世上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叙陈正甫会心集》)我们在古诗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去体会诗趣呢?  相似文献   
144.
《标准》并没有排斥乃至否定语文考试,只是在“评价建议”中强调“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改革往昔的考试观念、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以求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毋庸讳言,迄今为止,考试仍然是语文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学生的应试能力其实也是素质的组成部分,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对待语文考试罢了。我们感到,依据《标准》,改革语文考试评价,是当前值得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5.
文犤1犦给出圆锥曲线的一个奇妙性质:过圆锥曲线Г上的一个定点P任作两条互相垂直的弦PM,PN,则直线MN必过定点(有穷点或无穷远点)。无独有偶,文犤2犦也得到圆锥曲线的一个类似的定值性质:过圆锥曲线Г(坐标轴与曲线的对称轴平行)上的一个定点P任作两条角互补的弦PM、PN,则直线MN必有定向。文犤1犦、文犤2犦对于两个性质的证明都是分Г为抛物线、椭圆、双曲线来讨论,且有运算量较大,篇幅较长的缺点。能否分别给出两个性质的一个统一而简明的证明?甚至由于这两个性质的相似性,我们有理由期望能用同一个方法一举证明这…  相似文献   
146.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这些年来,我发表了一些小语教研文章,备尝甘苦,同时也获得一点体会,这就是:初学写作要力求点子新、角度小、开掘深,能给人以启迪.现在我把它写出来,奉献给有志于小语教学写作的青年朋友们.……  相似文献   
147.
小学语文第六册中的说明文,大多是通过故事形式,生动有趣地说明事物的。教学这类说明文,应根据教材特点,引导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气氛中获取有益的知识。怎样诱发学生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48.
一、题解:“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本篇由黄生借书事展开议论,说明“书非借不能读”的道理,勉励黄生认真读书.二、评注:黄土允修借书。生,旧称年轻的读书人:允修,黄生之名.——开门见山,落笔扣题.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随园,袁枚居金陵织造隋氏之园,改其名为“随园”;随园主人,袁枚自称.授以书,即以书授之.而,顺接连词;之,代词,指黄生.——主人见黄生借书,十分慷慨,绝无犹豫,借出书后并随即告诉黄生一番道理,本文重点在说明道理,故何时借书、借何书,俱  相似文献   
149.
(出示自画图:听了奶奶的话,“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 师:哪位小朋友能用最简洁的话告诉大家,这幅画画的是什么情景? 生:听了奶奶的话,“我”低下了头,没有吭声。师:读课文回答:“我”是在什么情况  相似文献   
150.
〔提示〕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这是本文揭示的道理。如何通过老人指点商人找到骆驼的故事来认识这一道理,就成为本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这一教学片断以“找”为突破点,围绕老人怎样观察、怎样思考、怎样指点,终于“找”到骆驼展开。学生在愉快探索的氛围中攻下了这一难点,很有借鉴意义,能给我们深刻的启迪。(通过初读课文,学生理解了生字词并掌握了故事梗概)师:(指板书的课题)从课题看,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呀?生:(齐)找骆驼的故事(师用粉笔在“找”下加一着重号)。师:谁丢失了骆驼?生(齐):有个商人。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