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81.
把生命作为教育学理论体系中的基础性、核心性概念,意味着从教育的本原上去观察、理解和思考教育的现实与未来;意味着教育学的思考从生命出发,并以此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学科  相似文献   
82.
张肇丰:近年来,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方式问题受到了普遍的关注。现在大家有了一个共识,就是专业研究人员的研究与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它们的目的、性质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专业研究人员侧重于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着重用理论来解释实践,  相似文献   
83.
自我更新是未来社会对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实现自我更新?怎样才能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我们认为有选择地选读教育理论书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以下推荐的三类教育书籍,其一与知识有关,一旦教育知识充实于心,我们的教师将更有底蕴也更有朝气地站在讲台上;其二与智慧有关,追寻教育智慧,使自己成为智慧性教师,这将是未来教师发展的一个根本趋向;最后一类则与生命有关,因为在对知识与智慧的阅读和追寻中,必然会引发对自身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不断地完善“教师生命”这一独特的职业存在形态。  相似文献   
84.
在我已逝的岁月里,内心曾经多次穿越孤寂荒寒之地。那时,独自一人面对自身的肉体和灵魂,倾听生命发芽的声音,目睹思想的水滴如何一点点渗出,滴下,然后弥散于无形。我把这样的精神孤寂,作为自我教育的一部分,也当作自我解放的一种方式,更视为开掘自身生长源泉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85.
没有人离得开教育,哪怕他从未上过学。不只是“学校”才是教育的场所,“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教育无处不在。一个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相似文献   
86.
87.
<正>对中国教育而言,对"现代化"的诉求早已不是新话题,它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程相伴相随,相关研究与实践一直不绝如缕,方兴未艾之势始终不减……之所以如此,不仅与"现代化"与"教育"各自的复杂性有关,更与"中国"国情的复杂性直接关联:传统积淀和惯习如此牢固、人口数量如此庞大、地域差别如此迥  相似文献   
88.
89.
李政涛 《今日教育》2012,(10):27-28
一旦我们把教育和美放置在一起,一句话便会跃然而出:“美”是教育的名字。这一“美名”不是由命名而来的,不是外在赋予的产物。“美”是教育内在的本性,从教育产生之日起,“美”就与教育如影相随,无所不在,如同教育世界中的空气和水。  相似文献   
90.
校长的专业发展和学校变革,不能不提思维方式的转型与变革。校长思维方式的转型与变革主要有以下三种:从点状式分析思维到整体式综合思维,从割裂式思维、二元对立思维到关系式思维,从结果式思维到过程式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