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14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李长明 《围棋天地》2004,(14):52-52
美的形态有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形式美等。其中形式美是指自然、生活、艺术中各种形式因素(色彩、线条、形体等)及其有规律的组合所具有的美。  相似文献   
92.
在高等学校进行办学水平评估,是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一项重要决策,对提高我国教育管理水平和高等教育质量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
1992年全国初中数学联赛第二试中,有一道平面几何题.赛后,命题组收到一些师生的反映,认为“这道题难了”.正如文[2]指出的,该题之难,难在用现成的模式——将BD缩少一半或将CD扩大一倍而变成线段的等量关系,均不易解决,文[2]多方分析,给出了多达7种的证法,思路宽广,灵活多样.对培养多向思维提高解  相似文献   
94.
(一)图形的选择与证法的优劣许多不等式常可运用几何方法去证。几何证法的优点是:抽象的量被赋予了直观的几何形象,因而孰大孰小易于判明。然而几何图形的选择是否得当,不但有繁简之别,而且说服力也大有差异,甚至还会影响到结论适用的范围,试看如下数例。先看1982年苏联中学生数学竞赛中的一  相似文献   
95.
我国著名数学家杨乐教授在[1]中,谈到他在函数值分布论的研究中,曾建立了如下一个不等式  相似文献   
96.
97.
先用调和线束对一道竞赛题给出简捷的新证法 ,接着用射影几何的知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并发现两道新题。  相似文献   
98.
文利用有理化的技巧.将满足条件a+b+c=1.a、b、c皆为正数的不等式(4a+1)~(1/2)+(4b+1)~(1/2)+(4c+1)~(1/2)>4改进为(4a+1)~(1/2)+(4b+1)~(1/2)+(4c+1)~(1/2)>2+5~(1/2)并作了适当的推广.本文给出一种几何证法,不但简明、直观,还可改进原有的上界,并作进一步的推广,现介绍如下.相应于上述不等式中的根式,取函数是此函数之图象上的三个点,如图1.设G(x_o,y_o)是△ABC的重心,则有的图象与y轴及x=1交点弦DE的方程为y过重心G作x轴的垂线,设它与DE、弦DE的交点分别为M、N,则有DME是抛物线y~2=4(x+1/4)…  相似文献   
99.
1.一道高考题如图1,在直三棱柱ABC-A_1B_1C_1中,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侧棱AA_1=2,D、E分别是CC_1与A_1B的中点,点E在平面ABD上的射影是△ABD的重心G。(Ⅰ)求A_1B与平面ABD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Ⅱ)求点A_1到平面AED的距离。这是2003年全国高考(理科)中的一道立几题,据改卷的同志讲,绝大多数同学对此题都交的白卷。为了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解题能力,本文试就此题的解法作一较详的分析。2.难在何处? 本题已知的E在平面ABD上的射影是△ABD的重心G是解答本题最关键的一个条件。因为没有它,(Ⅰ)的答数便不确定。(Ⅱ)的结论也不再为真。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