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5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高校德育课主要是如何塑造、培养、影响青年学习,使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做好这 项重要工作,高校德育课的教学艺术应该在正确的教育观念指导下,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加以设计和探索。  相似文献   
3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学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案例教学包括阅读式、讨论式、分析式等多种模式,要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和把握好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3.
浅谈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表现国际上通常用基尼系数作为反映一国社会分配状况的指标,0为“完全平等,”1为“极端不平等”。目前公认的标准是,基尼系数在0·3以下为“好,”0·3-0·4之间为“正常”,超过0·4为“警戒”。一旦基尼系数超过0·6,表明该国社会处于可能发生动乱的“危险”状态。我国城乡居民基尼系数1984年为0·24,1990年为0·32,1996年为0·33,2002年为0·46,2004年为0·47,20年上升两倍。1980-2000年期间,我国基尼系数由0·28上升到0·40,处于“正常”状态。2002年为0·45,超过警戒线。2004年达到0·47,已经超出国际警戒线,处…  相似文献   
34.
浅谈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已成为教育大众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高职学生也成为一个日益庞大的社会群体。在高职院校的学习中,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显。我院心理咨询中心成立以来,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求,在心理咨询的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并通过如下四个方面实施。  相似文献   
35.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正面临挑战.反思并研究以往教学方法上的疏漏,探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框架.用科学理论武装学生;用先进典型感动学生;用真挚情感激励学生.  相似文献   
36.
落实新方案改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春丽 《科协论坛》2007,(3):193-194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正面临挑战,在课程改革情况下,学时减少成为必然,反思并研究以往教学方法上的疏漏,探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思路、方式与办法,对保证教学改革新方案的全面、有效实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7.
《坐井观天》是一篇传统的寓言故事。早在上世纪80年代,笔者曾执教过这篇课文的公开课。2001年秋季新课程改革实验启动了,笔者重新设计了这一课的教学。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我再一次设计此篇课文的教学,又有了新的体会、新的认识。三次教学同篇课文,深切感受到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在课程改革前后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我也体会到语文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我们教师应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38.
为切实加强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阐述了以教材为基础,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心理品德教育为载体,形成"创设环境,诱发情趣;专题设计,任务驱动;学生主体,老师引领;实践教学,提高能力;启发感悟,修德塑行"的特色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9.
读写例话是对重点训练项目集中的概括说明和归纳小结。它与前面的导读、课例相呼应 ,形成序列 ,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读写例话的性质属于独立阅读课文 ,袁微子先生曾指出 :“至于‘读写例话’ ,……第一 ,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 ,教师只是给以引导、指点 ;第二 ,也要学到一些读写知识 ,但这些读写知识 ,是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得到的。”一、预习、准备课前预习 ,让学生自主尝试学习 ,减少在课堂上浅层次感知的时间 ,同时 ,也是为课堂教学做好知识上的准备。教学读写例话“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先从例子入手 ,丰富感性认识。让学生…  相似文献   
40.
“中国梦”的提出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历史内涵和历史要求,“中国梦”是共产党人提出的,但不是为了共产党人自己,而是造福于国家、民族、人民的崇高追求。“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是我们今天面临的紧迫而繁重的任务。可以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