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1篇
教育   164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知识问题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二十年来我国教育学界对知识问题进行了较多的探析 ,大致经历了初探、拓展、深化三个阶段 ,研究涉及知识与能力、素质 ,知识与课程 ,知识与教学 ,知识观与课程和教学改革等问题。检讨、反思知识问题的教育学研究 ,应大力加强知识观问题的探讨 ,这是深化知识问题教育学研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2.
当代知识观及其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知识观是人们关于知识问题的总体认识和基本看法。有什么样的知识观便有什么样的教育观,知识观是教育观的基础,它构成教育改革的基本前提。当代知识观蕴涵内在、开放、动态的知识本质观,多维、互补的知识价值观和积极内化、主动生成、合作建构的知识获得观。基础教育改革应认真处理好知识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3.
活动教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活动教学的概念与特征   1 活动教学的概念归纳起来大致有下述七种主要观点。 (1)活动教学是一种强调通过增加学生自主参与的各种外显活动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 [全国活动教学研讨会 ,1996 (6 ) ]。 (2 )活动教学是一种主张通过教师积极参与各种活动 ,充分弘扬儿童的主体性、创造性 ,以活动促使学生和谐发展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形式 [全国活动教学研讨会 ,1996 (6 ) ]。 (3)活动教学是教学的一种基本形态 ,它是教师指导下的 ,以技能性知识、情感性知识、问题性知识为基本…  相似文献   
124.
知识的获得既是学生积极地将外部的客观知识内化为主观知识,从而获得知识的客观意义的过程,又是学习者主动探索,创生新意义的过程,还是学生与教材文本、教师、同学开展对话,进行多视界融合的过程。确立积极内化、主动生成、合作建构的知识获得观对于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5.
知识问题研究二十年:教育学的视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问题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核心课题。二十年来我国教育学界对知识问题进行了较多的探析,大致经历了初探、拓展、深化三个阶段,研究涉及知识与能力、素质,知识与课程,知识与教学,知识观与课程和教学改革等问题。检讨、反思知识问题的教育学研究,应大力加强知识观问题的探讨,这是深化知识问题教育学研究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6.
不同类型的数学知识有着各自的特性,对知识的掌握、保持、迁移有不同的诉求,因而也会影响到学习方式的选择。数学学科知识可分为表示数学事实的陈述性知识、为操作定向的程序性知识、数学问题以及数学史知识,在此基础上探讨各类知识对数学学习方式的影响与制约,以此促进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7.
知识的类型制约学习过程的展开,规定着学习方式的选择。自然科学知识的获得大多是一个旁观式的客观把握,强调事实分析和逻辑推断,而人文社会学科知识的获得更多地依赖于学习者的主观经验和情感卷入,其学习方式大多是开放式的主客交融。对于理性程度较高、逻辑性较强、易于言表的演绎—系统知识,其学习以“讲授—内化”为主要形式,而对于处于私人经验水平、为个人所拥有、难于言述和传达的经验—缄默知识的学习,其主要形式为“指导—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28.
学科素养的养成与提升是学科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知识素养是学科素养形成的基础,学科能力、学科情感是学科知识的内化与转化。然而,检视当下教师教育学科类课程设计,可以发现学科知识构成存在缺陷,学科类教师教育课程开发与设计有待优化与完善。知识内容、知识形式、知识旨趣是学科知识构成的三个维度,也是学科类教师教育课程设计可供选择的框架。从知识内容、知识形式、知识旨趣维度入手进行学科课程开发,有助于提高师范学生的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29.
本文总结了在教育学课程中开展环境教育实验的工作,并就其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0.
哲学释义学(又称哲学解释学)是一种探索人与文本之间意义关联,关切人存在意义的哲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特殊课程文本,它强调对于人和自然、社会、他人及自我关系的理解,是对师生生命意义的探求。二者都是通过对文本意义的重构实现自身生命意义的彰显。哲学释义学的经典概念和命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