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在总结各类质量测度方法的基础上,构建出包含条件支撑力、国际竞争力、社会贡献力和大师培养力四个分指数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指数。该指数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实现质量水平共时性的国际对比和历时性的趋势分析。对中、美、英、德、澳、日六国2013~2015年研究生教育质量指数进行测算的结果显示:虽然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总体水平显著低于世界其他国家,但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同时社会贡献力分指数也显示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对研究生教育有着旺盛的需求,而我国研究生教育也确实对本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显著。  相似文献   
42.
认为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包括学科本位、社会本位和个体本位,分析了研究生课程在三类价值取向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课程体系必须整合三大价值取向,发挥政府、院校和企业的合力。  相似文献   
43.
44.
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发挥高等教育在现代化强国建设中支撑引领作用的关键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向全党全国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高等教育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基于此,高等教育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征程中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时下理论界与实践者关注的热点话题。本刊特围绕“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这一话题,组织专家学者从强国建设、共同富裕、学术治理权以及“双一流”建设四个角度展开讨论,希冀为构想面向2035高等教育美好未来贡献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