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152篇
科学研究   22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7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王卫国  宋建亚 《体育科研》2013,(5):81-83-87
儿童是身心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手段进行干预,可以更好地促进其发育和发展。本文探索性地使用与提高注意力、反应能力、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相关的游戏对儿童进行干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运动教育干预,实验组儿童的注意力、反应能力,平衡性能力,协调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提高。  相似文献   
92.
在伦敦奥运会上,我国田径运动员夺得1金、4铜的佳绩。成绩的取得缘于我国男女竞走、女子投掷等项目科学化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我们也注意到,除竞走项目外,我国田径其他项目后备人才匮乏,很难形成田径项目群优势。我国田径项目整体水平较低,根本原因并非缺少有天赋的运动员,而是训练水平较低所致。2013年4月初,在成都举行的我国链球项目训练营上,授课专家、奥运会和世锦赛冠军  相似文献   
93.
结合授课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试讲小组的研讨、试讲活动,使学生在尝试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教学理论,尽快掌握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水平,应是数学教法课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4.
95.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对我国投掷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与专项技术训练水平的发展进行了研究。以专项技术、一般身体素质、专项身体素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分析了影响投掷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提出以技术训练为核心的身体训练水平与专项技术训练水平匹配发展的观点,以及匹配发展方案实施的办法。  相似文献   
96.
采用文献资料与实验等研究方法,在女子青少年铅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训练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对“身体训练水平与专项技术水平匹配发展理论”进行应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匹配发展理论”符合经济、实效训练原则;教练员较容易控制训练过程;选择练习手段的目的性明确;在全年运动负荷安排上突破了传统的框架。  相似文献   
97.
在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多年在训练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从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对优秀投掷运动员的专项技术训练规律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8.
从跳高运动员赛前心理、专项能力、体能3个方面,分析跳高运动员赛前训练安排注意要点,指出赛前训练中常出现的错误,并通过列举实例,对跳高运动员赛前训练安排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99.
(一)今年是公元2001年,这一时段概念出自基督教耶稣诞辰第2001年纪年。中国传统的时段概念,历法上沿用的是黄帝六十甲子历,即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交错组合,六十年一周期轮回,甲子历为何要冠以黄帝之名呢?以60为进位制的计算方法,在苏美尔文明中已经出现,距今有五千年之遥。黄河与美索不达米亚曾经交相辉映,断代意义中的炎黄文化下限当为五千年。用甲子历编排的历法,2001年是为辛巳年。中国还有一个以动物图腾作生肖为纪年的十二年周期轮回,与十二地支年合一,2001年是为蛇年。在人们的印象中,蛇不如龙那么的…  相似文献   
100.
<正>深入研究马克思早期思想中的劳动分工理论有重要意义。人类历史不外是一部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历史,而分工又是劳动的重要环节,马克思正是研究了分工范畴的历史作用,促使他从异化劳动向唯物史观过渡,并为创立和深化唯物史观作了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