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32篇
科学研究   1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认为政府职能是构建基于省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点.在省级层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主体具有多元化特征,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政府职能视角下基于省级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指标体系涵盖管理内容、管理手段和管理绩效三个维度,分为制度、规划、投入和绩效四个模块.  相似文献   
82.
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印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印度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即研究生培养人数比例较小,教育机构培养能力不足、科研能力与实力缺乏、高校师资严重匮乏等,指出了印度研究生教育的改进方向,即应加强学历学位互认,重视集群大学建设,促进教学与科研对接,发挥“人口红利”潜能。  相似文献   
83.
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战略转型期。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成为新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为此,我们要树立以研究生培养单位为主体、以政府宏观管理主导、以专门机构实施和社会多元参与的"四位一体"的建设理念,要以质量保障利益相关方和质量保障要素为视角,从标准系统、评估系统、责任系统和文化系统四个方面建设内外结合的质量保障框架,采取以内为主、以外促内、内外结合的方式,确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84.
85.
转型期的中国研究生教育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步入了一个发展的转型期,面临着中国研究生教育史上最大的机遇和最严峻的挑战,阐述了观念的转变、机制的转换和体制的转型成为这一时期最主要的内容,指出在这个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以国家需求为导向,转变观念,增加投入,创新体制,提高质量,切实把研究生教育从扩大规模转向提高质量,从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发展,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能力为本的轨道上来,尽快尽早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86.
解析高水平大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高水平大学的概念视角和实体视角阐释高水平大学的本质。基于概念的视角,高水平大学的本质特征表现为比较性、模糊性、精神性和建设性四个维度;基于实体的视角,高水平大学的本质特征分为精神层、制度层和技术层三个层次。高水平大学的概念特征和实体特征具有同一性。  相似文献   
87.
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学科建设模式决定了一所大学的特色和未来发展方向。随着历史的演进,大学和学科的关系由疏离到密切,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由点式到立体、由单一到多样。国家权力、经济水平、社会需求等外部因素共同影响着大学学科建设模式的选择和构建。  相似文献   
88.
监测评估旨在以预定目标为依据,通过对过程要素状态信息的持续收集、动态跟踪和客观描述,对教育活动是否在按照预定计划执行、向预定目标靠近等运行轨迹做出监控、预警和修正,从而确保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监测评估反映了教育评估理论革新发展的时代需求,是我国高等教育评估改进发展的方向。研究分析了教育监测评估的概念与特征;论证了监测评估应用于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适切性;提出了监测评估实施的原则、模型、步骤、方法等。  相似文献   
89.
世界一流大学高地是国家之需、区域之需、时代之需,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区域发展和创新创造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历史与空间的二维逻辑分析发现,世界一流大学高地的形成有其历史必然性,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综合发展下的产物,是知识生产时代世界一流大学与区域协同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国家的统一规划和政策支持的产物。新时代、新阶段,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要借鉴世界一流大学高地形成和发展的经验,立足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加大“双一流”建设力度;加强国家宏观统筹,协调布局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规划;加强大学与城市的融合发展,提升大学的创新与服务能力;努力开创大学协同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加快形成我国世界一流大学高地。  相似文献   
90.
“双一流”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评价“双一流”建设成效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举措,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动态监测是信息化时代教育评价的新范式。首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在理念、机制和结果使用等方面体现了动态监测的适切性和有效性。为了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应以克服“五唯”顽瘴为目标,进一步强化建设过程监测理念;以加强评价诊断功能为原则,进一步优化动态监测体系;以落实“双一流”建设高校主体地位为重点,探索“监测—改进—评价”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