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幼儿园管理是影响幼儿园保教质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我国5个省份选取了100所不同性质的城乡幼儿园,利用《走向优质——中国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中的“管理引领”子标准对其管理质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我国幼儿园管理质量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自评改进”项目得分最低。同时,潜在剖面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幼儿园管理质量存在3种潜在类别,即“管理质量不适宜”型(10%)、“管理质量合格”型(72%)和“管理质量良好”型(18%)。进一步的线性回归和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幼儿园的办园性质、所在地区和班级数量能够预测幼儿园的管理质量水平。与非城区幼儿园相比,城区幼儿园更不可能成为“管理质量不适宜”和“管理质量合格”型的幼儿园。与民办性质的幼儿园相比,公办性质的幼儿园成为“管理质量不适宜”型幼儿园的可能性更低。今后应加强对幼儿园管理质量的研究,持续改进幼儿园管理质量,重点关注和支持可能成为“管理质量不适宜”型的幼儿园。  相似文献   
12.
一、教师知识的内涵 教师的知识结构、管理方式及其更新速度等都将影响教师作为课程的决策者、设计者、实施者作用的发挥。从本质上说,教师的信念、行事方式等均受教师知识状况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知识是课程文化的根基和源泉。因此,研究教师知识是研究幼儿园课程文化的必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园本课程作为一个术语是从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借鉴而来的。校本课程,也称学校本位课程,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70年代初期西方的课程研究领域。在西方教育民主化的标志之一就是教育决策权的下放,逐步地从集权化决策走向不完全集权化决策或非集权化决策。与此同时,追求教育的本体目的,强调关注学习的现实需要成了教育领域的核心点之一。此外,教师教育水准的提高,教师职业日趋专业化,教师从“工匠”向“设计”“开拓”转化。这些,都是校本课程产生的重要背景。自70年代以来,校本课程一直是西方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14.
在园本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管理制约着课程建设的质量。除了需要政府的积极介入与指导外。幼儿园还必须提高自身管理的水平。作者在总结思明区课程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幼儿园应通过管理凝聚积极的课程愿景,坚持以儿童为本建构课程体系,在追求效益中实现幼儿、教师、家长等多重主体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自然观察者智能与幼儿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自然观察者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是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中的一种重要智能。与1983年《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描绘的七种智能不同,自然观察者智能是加德纳于1995年增加的第八种智能。其实,自然观察者智能并不是全新的一种智能,因为原先加德纳将自然观察者智能作为逻辑-数理智能和视觉-空间智能的一部分。随着研究的深入,他用自己建立的智能划分标准来分析,发现原来把智能分成七种不同的类别,还存在某些不足。于是,他假设自然观察者智能是一种符合智能基本标准的、独立的自成一类的智能。自然观察者智…  相似文献   
16.
虞永平 《学前教育》2004,(10):14-16
适宜的幼儿教育是我们幼教工作者长期的追求。什么是适宜的幼儿教育,对此,可能有跨文化的共识,也可能有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特定感悟。幼儿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广泛的领域和层次,本文仅就目标、内容、活动及环境四个方面谈谈自己对适宜性幼儿教育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一、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涵幼儿社会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以发展幼儿的情感-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幼儿社会教育也是做人的教育,是形成和完善幼儿人格的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不同的社会关注的社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不同,但注重社会教育是中华民族幼儿教育的历史传统。中国最早的幼儿园——湖北武昌蒙养院(1903年)就强调幼儿教育“开导事理、涵养德性”的功能,把培养“习惯善良之盲行,德育发达基此”作为开设蒙养院的三大旨趣之一。在确定的七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从价值论的角度对学前教育课程作一些理论探讨。课程价值是指课程对于课程系统中主体需要的满足功能。在此,课程系统是课程内部及课程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诸多要素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作为主体出现的有:对课程施加多种影响的社会,其中包括一定程度上参与课程决策和实施的家长、代表社会进行课程编制的人员;作为课程实施者出现的教师;作为课程的学习者出现的儿童。在这个  相似文献   
19.
教育对象一直是各种教育理论流派的研究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和研究也在不断发展。现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认识我们的教育对象——幼儿。首先,从纵向的年龄维度上看:《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把儿童确定为十四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因此,儿童教育的对象应是0~14岁的儿童。由此,也可推知,儿童教育包括了胎教、家庭教育、托儿所教育、幼儿园教育、初等教育(小学及初级中学教育)及各种形式的社区教育。其中,幼儿园教育和托儿所教育是两种正规的幼儿教育形式,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幼儿教育形式,如胎教、家庭教育及社区教育(幼儿中心、家庭(?)托等),也称非正规幼儿教育形式。因此,幼儿教育的对象也不只是3~6岁的幼儿,还应包括0~3岁的孩子,从年龄划分上看应是0~6岁的儿童。由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0~6岁的儿童中,不同年龄的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并不均等。就全国范围来说,正规幼儿教育尤其是幼儿园教育主要面向3~6岁幼儿,其中,6岁幼儿受教育的机会  相似文献   
20.
专业化理论、质量理论等都是《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重要的理论基础。职业专业化思想的实质是专门性、累积性和不可替代性,幼儿教育是专业,幼儿园教师是专业职业。幼儿教师的专业职业有历史、文化和现实的深刻背景,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化对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教师专业化不只是教师个人努力的过程,更是一个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