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119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正以考试来标准化教育选拔,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以评价的方式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选拔优秀生源接受下一阶段的教育,是教育内部提高自身质量的方法之一。但是,当整个教育系统,乃至全社会都关注于选拔的结果,而不是教育本身,关注考试成绩,而不关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目标的时候,这种应试教育的质量观就会将教育引入歧途。仅以学业成绩来进行教育评价,这种较为片面的质量观在教育实践中带来了一系列负面的效果。首先,以考为本,突出测验的选拔功能,就需要不断增加教育难度,学生的学习内容日益艰深,在无形之中加重了学生的  相似文献   
32.
33.
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技革命推动的信息经济使基础教育及其质量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各国纷纷开展大规模教育评价,进行基础教育质量监测。目前,各国进行教育质量监测的组织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组建独立于教育行政部门的专职机构;二是由政府机构以项目的形式委托大学或研究机构来进行;三是由教育部的相关职能部门直接负责。各国多以处于能力发展关键阶段(如小学四年级和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为监测对象,以核心学科(阅读和数学)为重点监测内容。我国应建立高效的教育评价机构,进行大规模教育评价,实施体现素质教育的监测,以此来提高我国的基础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34.
以房山区42所小学的1238名四年级学生和42名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以四年级下学期的数学测验成绩为因变量,四年级上学期的数学测验成绩作为协变量加入两水平线性模型中建立基础增值模型.在控制学生背景变量的条件下,考察教师的特征变量、教学方式和教师培训三个方面对小学生四年级数学学业成绩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教师的特征变量中,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和学历专业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增长无显著影响,而教师的职称和最终受教育水平则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增长有显著影响;与教学相关的变量中,是否参加过新课程培训这一变量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增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5.
论教师的教育观念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形成的对相关教育现象,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所教学生的主体性认识,它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知觉、判断,进而影响其教学行为。通过论述(1)教师教育观念的内涵;(2)教师教育观念的来源;(3)教师对学生发展的观念;(4)教师对自己教育能力的观念;(5)教师教育观念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模式,为我国教师观念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并以此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师资培训  相似文献   
36.
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的改革   总被引:54,自引:2,他引:52  
作者从知识定义出发,阐述了教师知识的构成,认为教师知识应包括四种类型: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及文化知识.基于此种认识,进一步指出了当前师范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即师范教育指导思想模糊、课程设置偏颇、教材内容僵化和教育实习流于形式.最后,指出了未来师范教育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7.
面向寿命周期的装备资源性设计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装备资源性是装备与资源、环境密切相关的一种属性。资源性设计是实现装备资源性的根本途径。资源性设计要充分考虑从资源获取到退役报废的装备全寿命周期过程,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特点实施不同的设计策略。面向资源选择主要侧重能源与材料类型的选择;面向包装储运主要侧重绿色包装性的设计;面向使用维修主要侧重装备能耗水平和绿色维修性等设计;面向升级改造主要侧重可扩展性等设计;面向退役报废处理主要侧重可拆解性、可回收性等设计;绿色环保性设计、模块化和标准化设计基本贯穿于各个考虑阶段中。通过细致梳理面向不同阶段的资源性设计准则,为资源性设计实践提供了充分参考借鉴。装备资源性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寿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设计策略,才能使装备在后续的寿命周期过程表现出良好的资源性水平。本文重点梳理了面向不同寿命周期阶段,资源性设计的侧重点与设计准则,丰富了装备资源性的理论内涵,为资源性设计从理论向实践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38.
杨宏伟  郭小亮  李明杰  辛涛 《资源科学》2010,32(7):1342-1349
目前,军队装备资源节约工作刚刚起步,对装备资源节约相关概念、内涵外延的认识还不清晰,还缺乏贯穿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实践。为此,本文首先界定了装备资源是军事装备系统内资源分类与分布的系统体系,指与装备全系统全寿命周期过程密切相关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的统称,具有军事性、战略性、集成性和复杂性等特点;装备资源节约是指以提高装备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在装备建设中所开展的一系列节约资源的管理与技术活动,并进行了装备资源节约需求性分析,明确指出装备资源节约是军队资源节约的重要组成,是装备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和战略方针。在此基础上,本文研究分析了美军装备资源节约的背景及相关措施,最后提出了我军装备资源节约工作必须要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研用结合、注重转化,示范先行、渐进发展,军民融合、军地一体的具体路径,以期为我军装备资源节约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杨宏伟  郭小亮  刘世伦  辛涛 《资源科学》2010,32(12):2268-2273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解决装备资源节约问题,资源节约技术的应用问题至关重要。我军在装备资源节约技术应用研究尚不多见,从目前装备资源节约技术推广应用情况看,还普遍存在着技术应用意识不强、对装备节约技术认识尚不清晰,资源节约技术信息共享不足、很大一批先进节约技术"藏在深闺无人识",诸多节约效果良好的技术应用范围很窄、没能在装备领域得到大面积推广等诸如此类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装备资源节约工作科学、持续、深入、高效地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装备资源节约技术体系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装备资源节约技术体系的原则和方法,最后详细阐述了基于装备全寿命周期的资源节约技术体系框架,主要包括装备全寿命周期层、工程技术层和管理技术层,并给出了关键技术体系框架,对于推动装备资源节约向深层次发展,具有很高的价值和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0.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评估方法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