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教育   81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提升个人知识管理能力的总体方法和策略是意识与理念、方法与策略、工具与经验技巧“三管齐下”、互补配合。或意识与理念先行,或实践(工具与技巧)先行,或三者同向同行,具体做法应因人而异,因时而变,可灵活调整。基于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笔者总结出个人知识管理的十大方法策略:①避免误区,少走弯路。②将个人知识管理融入人生规划和职业生涯。③变革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④“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为今用。⑤多读无字书,处理好读有字书和读无字书的关系。⑥网络化学习与个人知识管理互补融合。⑦专注并深耕,成为领域专家;跨界并融合,成为通才和领军人物。⑧培养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提升个人知识管理效能。⑨善于时间管理,为个人知识管理赢得充裕的时间资源。⑩善用工具,扬长避短,提升效率。  相似文献   
22.
通过大量观摩“中国微课大赛”“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全国职业院校微课大赛”“‘iTeach’全国大学生数字化教育应用创新大赛”等全国性微课比赛获奖作品,发现优秀微课作品具有选题恰当、教学设计合理、表现形式新颖以及时长控制得当等优点,同时也发现作品普遍存在内容与结构不完整、表现形式不合理、字幕效果欠佳、视频画面质量不高、出镜人员不注意细节、配音处理不当、背景音乐选用不合理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分别从内容、视觉、听觉三个方面提出11条提升微课制作质量的策略:精心设计解说文案,加强脚本设计,合理选择微课类型,善用拍摄技法,精确抠像,恰当添加字幕,使用高清图像素材,配音讲解清晰并且语速、语调、风格适宜,做好音频处理,选用合适的背景音乐,适当添加画面音效等。  相似文献   
23.
针对当前青少年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结合教育博客圈学习共同体的新概念,讨论了其理论基础、意义、运行机制,并且给出了一个四结合教育博客圈的案例。  相似文献   
24.
为了推动高校课堂教学有效应用教育技术,广西高校教育技术协会举办了两届高校教育技术应用大赛,大赛涌现出了一批优秀课例,对这些课例进行评析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首届大赛获奖课例“WebQuest--)~t-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析,并且结合课例就如何转变教师角色、提高课件质量、提高教育技术应用的可持续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5.
当前,中国教育技术学正处在危机与机遇并存的十字路口。通过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学)三次大发展和三代领军人物的考察分析不难发现,学科危机总是与学科大发展的机遇相伴相生,三代领军人物由于准确地把握了时代脉搏和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敢于直面危机、迎难而上和顺势而为,最终促成了学科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大发展。在当前中国教育技术学科面临各种危机的情势下,第四代学科带头人必然应运而生,对其应有特征和历史使命的解析是学科今后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6.
<正>学习能力是人类的基本生存能力,学习已成为我们现代人生活的第一需要。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传播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我们不再停留在个人学习的"孤岛",纵横交错的互联网使世界随时能听到我们发出的声音  相似文献   
27.
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日益专业化、工具化、功利化的大趋势下,古代文学正在被加速边缘化。文章拟从两方面探索突围困境的方法。首先是就古代文学教学观念的调整而提出的,包括四部分:一、沟通古今,探索古今之变易及传承的各种精神和知识;二、融汇中西,努力发现中西传统文学之相通及相异之原因;三、道业相济,将塑造健全人格和传授专业知识相结合;四、体用结合,本位和特色的相互促进。其次是就教学方法的两点思考:一、传统手段和新媒体相结合的立体式教学方法;二、传承知识与再创作的结合。  相似文献   
28.
通过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键入“信息化教学”“教学信息化”“数字化教学”等为检索词,并从年度发文量、主题、学科分布、高产作者、研究机构、研究层次、文献来源和研究内容等8个方面进行文献分析,梳理我国信息化教学的研究现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近40年教育信息化政策文件和自身20多年的教学观察与实践,梳理出“传统教学→电化教学→信息化教学1.0→信息化教学2.0(初步实现智慧教学)→教育数字化转型(全面实现智慧教学)”的信息化教学发展历程。同时,从新领域、新热点、新理念、新目标、新形态、新方法、新平台、新工具和新队伍等方面对新时期信息化教学研究与改革创新进行初步的展望,简要阐述教育数字化转型、教师数字素养、虚拟教研室与数字化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模式创新、数字化教学理论建构、数字化教学设计、数字技术资源开发、数字化教学实施、数字化学业评价、数字化协同育人、教育元宇宙、教研教改新平台新工具等热点研究内容,旨在为后期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29.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多媒体课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日益突显。为全面了解我国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文章利用内容分析法和文献法对2003年至2013上半年有关多媒体课件的文献进行分析.主要从研究的整体发展趋势、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征、研究的学科和教育阶段的分布情况等方面开展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关于多媒体课件的研究呈平稳发展态势,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研究的学科主要是语文和数学,研究的主力军是高校。据此,作者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30.
网络时代,教育传播模式如何反映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媒体技术与学习理论的新发展?把机械传播模式理论移植到人类传播模式,向来是行之有效的途径。第一代理论移植以香农-韦弗模式为基础,促进了当时传播理论的发展。在网络时代,我们借鉴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OSI七层参考模型,结合当代认知心理学理论,创新性地构建了人类分层传播模式,该模式较好地反映了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中媒体技术与学习理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