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1.
经过新课改以来的不断推广、摸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取得了相当程度的进展。但是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依然面临着两大问题:一是常态实施,二是有效实施。我认为,只要真正认识到这门课程的价值,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落实课时,列入课程表,“常态实施”是容易实现的。但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课程目标特别是能力目标过于笼统、缺乏层次的问题;学习方式的有效性、规范性、深刻性也明显不足,存在着形式化的局限。要切实体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有效实施这门课程,当前特别需要重视课程目标(特别是能力目标)和学习方式的转化。  相似文献   
112.
一、从教育立场理解知识的性质 (一)知识的教育立场 教育学的知识立场的基点是人的生成与发展,它始终围绕着人的发展来处理知识问题.因此,知识的教育立场具有三方面特征:第一,生命立场和主体视野;第二,生成立场和过程取向;第三,价值立场和意义关怀.  相似文献   
113.
记得姚明在NBA首个赛季结束回国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NBA分析师对每一场篮球赛五花八门、全面周到、细致入微的数据分析给他的印象最深。姚明的感受对笔者的启发很大。启发之一,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所涉及的因素绝对比一场篮球赛所涉及的因素要多,我们为何不对每一个教育活动、教学过程进行全面周到、细致入微的评价、测量和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14.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人最普遍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教育性实践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问题为中心,在情境中认识与体验客观世界,有目的地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多样化操作,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教育活动。实践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重视实践教育,是各国教育改革的普遍趋势。加强实践教育,是实施素质教...  相似文献   
115.
116.
117.
生命教育的起点是什么?当然是保全生命并拥有一个健康的生命.去年,台湾成功大学的一位教授送给我他的一部新作,我接到书后吓了一跳,书名叫做<死亡教育>.难道死亡还要有教育吗?我想它应该是从负面来督促每一位教育者、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成人尊重孩子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8.
从生命教育提出开始,我们就在思索生命教育的内涵、目标和意义,思索如何实施生命教育。我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想,它要点燃儿童生命的火种、思想的火种、激情的火种;生命教育是一种追求过程中的变化、体验和创造  相似文献   
119.
教师的语言     
教师的语言是人类最美的语言.抑扬顿挫是教师语言的节奏美,诙谐幽默是教师语言的机智美,声情并茂是教师语言的情感美,逻辑严密是教师语言的理性美,启迪心灵是教师语言的道德美.语气平和说明了教师的稳重,语气温和表现了教师的耐心,语气坚定反映了教师的信念,语句连贯表明了教师对内容的熟练,语句清晰反映出教师对内容的准确,语句完整体现了教师思维的严密,语句优美彰显出教师扎实的功力.优美的语言是给学生的最美的教育享受.  相似文献   
12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三维目标。但是,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并非很理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成为了一大难点。这跟知识教学流于表层的符号教学大有关系。深度教学倡导教师借助一定的活动情境带领学生超越表层的符号知识学习,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深度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结果方面具有不同于传统教学的特征,有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深度教学的实现,需要在知识观、教学价值取向、教学过程及教师角色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