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5篇
  免费   0篇
教育   898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8~19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会用量角器量角。 2.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无关。  相似文献   
92.
唐海琴  杨筱艳 《江苏教育》2008,(14):105-106
一、简析教材 本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是“询问别人情况”。本单元结合句型“What's the matter?I'm…”集中教学表示感觉的形容词6个。在本单元还出现了日常工作交际用语A版块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多创设情景,让学生语言情景中理解和操练,力求做到运用自如。本节课进行这单元的B版块的词汇教学,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93.
高峰龄 《江苏教育》2008,(12):20-22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P83~84)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借助计算器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几”的规律。 2.在探索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归纳、应用、贯通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获得探索经验。  相似文献   
94.
教学准备 1.给每位学生准备一个水枕、一条一米长的绳子。  相似文献   
95.
金红英 《湖北教育》2005,(12):24-25
一、情景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新朋友(点击课件),他叫盼盼,她是园园。盼盼和园园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你们想听吗?(学生齐答:想)那就赶快坐好一起来听一听吧。听完之后,请谈谈你们的想法,好吗?(学生欣赏歌曲《中国功夫》)。  相似文献   
96.
一、教学内容 (1)单词:apple, banana, grape (2)句型: What food can you see? I can see ... What do you have for lunch? I have ... and ...  相似文献   
97.
两份预案,有几个共同特点:第一,联系生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要求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分析、理解问题。并运用所学乘法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的意识。第二。自主探究。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改变了过去分类教学的模式。要求学生从实际数量关系的分析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尊重学生的探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创新性。第三,学会合作,提高数学交流能力。在独立思考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学生数学交流的机会,同时要求学生学会倾听、比较、反思,有利于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提高。 两份预案。有不同的优势:案一根据借班上课的实际,以小记介绍自己所在学校为主线。用故事情境贯穿全课,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习得数学知识。在探究中体验数学。享受快乐;案二在平实的课堂、平实的教学中(所选例题和练习均是在深钻教材、深挖教材智力因素基础上设计而成的)落实数学“双基”,发展和优化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编按]  相似文献   
98.
叶琼 《湖南教育》2007,(7):33-35
湖南省第四届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团体会员单位上课、说课比赛于5月12日至14日在娄底市举行.我们选取了一组上课、说课的教学设计及案例,刊登于本刊第7、8、9期,其中同一内容有多篇,以期使教师们在比较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相似文献   
99.
一、教学案例与反思本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追根寻源》中的第四课《汉字和书的故事》中的内容。旨在通过多样的活动让学生探寻和研究汉字的起源和特点,体验和感受祖先的智慧,增强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案例一片段一:畅想无字世界,唤醒情感师:同学们,假如没有汉字,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怎样?  相似文献   
100.
谭笑 《湖南教育》2006,(3):25-27
教学内容:苏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P92“统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动物王国里可热闹啦!它们在举行运动会呢,你们瞧!(出示课件:播放运动员进行曲) 学生观看一分钟后切断画面。 师:我想看看刚才哪个小朋友观察得最仔细,从刚才的画面中,你们了解到哪些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