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78篇
科学研究   28篇
体育   11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实施学长辅导计划 创新大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学长辅导计划是近年来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学生思政工作者共同探索、推出的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有效模式,它通过有目的地遴选培训一批优秀学长,对应辅导特定的低年级学生群体,实现了帮助低年级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环境、成功起步大学生涯的工作目标.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不断深化改革是实施学长辅导计划的依据.周密的制度设计是学长辅导计划卓有成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22.
职业教育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课程目标是一致的,但肩负着不同的教学目的,在国家三级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作用。随着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职业教育校本课程的治理也迫在眉睫。分析职业教育校本课程的本质特征、校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从治理理论的角度提出课程治理的特征:治理主体共同参与决策,不同决策层的不同主体权利不同;课程治理的对话以多主体间的互动和协商为基础;治理主体之间为协作关系,是对权力和资源更为公平的分配与再分配;与课程相关多元利益主体的责任通过治理过程进行分配。分析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校本课程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职业教育校本课程治理策略:建立明确的职业教育校本课程治理标准;构建多层次职业教育校本课程治理机制;改善职业教育校本课程治理权力运作方式;明确职业教育校本课程的管理与开发主体;凸显职业教育校本课程鲜明类型特点。  相似文献   
23.
中文版Word中可进行英汉、汉英互译,方法是将光标定位在要翻译的词,或者选中目标词汇,然后按下Alt Shift F7即可  相似文献   
24.
《资治通鉴》记载了唐太宗这样一段话:“朕自立太子,遇物则诲之,见其饭,则曰:‘汝知稼穑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见其乘马,则曰:‘汝知其劳逸,不竭其力,则常得乘之矣。,见其乘舟,则曰:‘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民犹水也,君犹舟也。’见其息于木下,则曰:‘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我们教学生  相似文献   
25.
由于时代精神以及文学理论旨趣上的契合,浪漫主义运动对童话倍加青睐,大力推动了童话的发展与繁荣。最著名的欧洲童话,包括格林童话和霍夫曼童话等德国童话、安徒生童话以及王尔德童话,几乎都是浪漫主义文学潮流浇灌而成的果实。  相似文献   
26.
对正项级数收敛的几个习题进行了联系,并给出了无穷积分的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27.
大学生心理社团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社团是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心理社团在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大学生心理社团建设,推进心理社团的发展和创新是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现象进行理性分析,以及对社会人才需求和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剖析,提出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的策略,并强调加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9.
中等职业教育的文化课程教学一直是一个困扰中职教学改革的难题.在当今职业教育改革朝着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方向转轨的大潮中,中职教育中的文化课程如何按照能力本位课程现进行设计和实施值得研究.对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程的现状,文化课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文化课程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和应培养的能力以及能力本位文化课程的结构、组织、内容与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0.
教学方式的变革与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促进了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产生,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后研究性学习必然会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本文阐述了后研究性学习的产生背景、定义、特点,以及后研究性学习在中小学教与学活动中的实践策略,并将其与前研究性学习做了一些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