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74篇
  2024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本刊2003年第12期将“课堂中‘生活语言’的引入是否能取代‘数学语言’的教学”的话题(本话题由江苏海门市实验小学王建生老师提供)登出后,大家对此的观点是不同的。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出示教材中经典的小数性质的结论,理由是数学的学科特点之一是它的简洁性,用学生的语言对小数的性质进行概括,缺少数学学科的严密性;另一种观点认为小数的性质不一定要严格按教材中的文本出示,对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能自己发现、归纳、理解小数的性质;还有老师认为“生活语言”与“数学语言”两者不是简单的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在众多来稿中,我们选出了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专家、省特级教师、教研员、一线教师等不同教育者的观点和看法,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8月话题如何在大班额情况下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河南一位教师在教学中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班额大,学生多,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十分吃力。让学生继续讨论吧,没时间,完不成教学目标;自己参与到学生中间去吧,在某个小组中稍微和学生交换一种想法,别的小组就无法指导了。浙江一位教研员在调研听课的时候,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时,有的教师一提出问题,马上组织学生合作讨论,不少学生还不明白要干什么,因此看似“热热闹闹”,结果却是“蜻蜓点水”;有的课合作次数过多,反而削弱了师生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反馈,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有的合作学习,教师急于完成预设的活动,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就终止合作,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许多教师敢于尝试,这是非常可取的。但是怎样的合作学习才是有效的?在大班额的情况下怎样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这些都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您在教学中是怎么做的?您有好的想法或建议吗?让我们一起来“讨论吧”!来稿请寄《小学青年教师》编辑部或电子信箱qnjiaoliu@yahoo.com.cn。截稿日期2004年5月20日。  相似文献   
72.
贵刊在2006年第1期刊登了郑毓信先生写的《数学课程改革:路在何方》一文(以下简称“《路》文”),文中提出了对当前正在进行的数学课程改革现状和走向的诸多思考。相信所有积极参与或关注这一事业的数学教育工作者都与笔者有相近的感觉:中国的数学课程改革乃至于整个数学教育都非常需要类似的研讨。这里,笔者就《路》文中提到的一些问题、判断和观点给出自己的看法,以期展开进一步的讨论,其根本目的无非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正在进行的数学课程改革。一、关于“中国学习者悖论”《路》文曾引用了一个近年来在数学教育界较为流行的说法——…  相似文献   
73.
马复 《学科教育》2000,(3):22-23
为使未来高中数学课程体系体现新世纪的人才观、教育观、符合未来社会对数学教育的需求,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不同层次的人才,本提出高中数学课程体系列组成,除每一个学生所必学的基本课程外,还可安拓选学课程满足那些对数学学习有特定需要的学生,满足学生整体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4.
新课程一路走来,给我们的数学课堂带来了许多新意、许多震撼:我们的数学课不再是千人一面了,我们的教师展示出了极大的创意,我们的学生表现出来令人惊讶的聪明才智。但我们也时时面临着困惑,特别是一旦与考试挂钩:许多在课堂上表现出色的学生常常考试成绩不佳一些在新教材实验中获得优质课表彰的教师,无奈地面对自己学生考试成绩欠佳的尴尬境地。于是乎,我们不时地听到这样的说法:新课程的学生愿意动手、会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