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4篇
教育   319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3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1.
博士生学费与博士学制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杂费与学费分离之后,对研究生教育的成本分析表明,博士生在非课程学习的研究阶段,学校没有教育成本付出,不应收学费。对博士生学习过程的分析表明,中间一年课程学习将研究阶段分割成两部分,从而造成知识生产与人才培养的双重低效率,博士生学制因此应该变为6年一贯制,将研究阶段的时间相对集中。对现阶段博士生机会成本与未来收益的研究说明,博士生资助是当前政策的关键。  相似文献   
72.
职业教育的“中国特色”问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职业教育的“中国特色”问题,对于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在中国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立足国情,努力提升职业教育竞争优势,并解决好传统职业教育向现代职业教育转变、职业教育预期功能向实际功能转化、职业教育全球化与本土化统一等一系列问题,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73.
德育课程是德育工作的核心,美国小学德育课程模式在数百年发展中经历了从单纯移植到建立国家德育体系,并随社会变革使德育课程模式逐步向现代转型,再到从小学德育的世纪改革走向综合德育课程模式新兴的演进历程。数次重大的转型推进了美国德育的现代变革,形成了一个兼容并包、整合互动的德育课程模式,对美国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重庆市职业教育的调查分析发现,职业教育城乡统筹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公平性缺失引发的职业教育机会的区域性失衡,支撑性不足引发的核心教育资源的匹配性失衡,协调性孱弱引发的职业教育结构的局部性失衡,水平性阻滞引发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效力性失衡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关键症结在于职业教育城乡二元化困境及相应的教育体制障碍。实现职业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彻底打破城乡分割、高职中职分裂、学校脱离行业的体制,重点在于为办学管理体制、投入配置机制、人事管理体制等提供统筹保障。  相似文献   
75.
目前的成人教育课程存在着"性别屏蔽"、性别角色刻板、忽视女性个性化主体、女性学习方式极端化等诸多问题。以女性主义课程论的有关思想为指导,成人女性性别课程开发应确立适切性的课程目标取向,配置内在化的课程开发主体,选编有特色的课程内容,采取针对性的课程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76.
大学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指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系统和可操作的通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是:评价目标——通识课程教学目标对通识教育三大目标的支持程度,教学内容是否符合上述三大教学目标,教学形式与方法是否有利于实现上述三大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上述三大教学目标;评价对象——教师和学生;评价方法——档案袋评价法、课程嵌入式评价法、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等;评价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7.
Breast cancer is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cy affecting women worldwide. While it is true that hope influences how these victims view and live their lives, little is known as to how hope is lived and experienced by a breast cancer patient whose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and practice is nursing. This narrative–interpretive study purports to create a portrait of a nurse educator whose hope becomes her language of meaning-making. A Filipino nurse educator suffering from breast cancer was used as the subject of this study. Constituting the study's corpus of data is a series of diaries which were religiously written for a period of six months (November 2007–April 2008). Three interesting themes that elucidate the portrait of hope as embodied in the subject's diaries include (a) Stop: Searching for Meaning; (b) Look: Standing through Meaning; and (c) Listen: Sailing through Meaning. Notably, hope serving as a universal human experience is a powerful gift that enables an individual to see meaning amidst painful conditions, stand firmly despite adversities, and live by faith to continue life's journey.  相似文献   
78.
79.
论高校实践教学目标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加强实践教学研究,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对于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传承实践知识,提升实践理性,优化实践策略,生成实践智慧作为一个整体构成了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80.
发展性评估与普通高中的转型性变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发展性学校评估是为了学校发展、关于学校发展和在学校发展中进行的评估。从"示范性高中评估"向"发展性高中评估"的转变,不是一种评估模式对另一种评估模式的取代,而是多元化评估制度的创造性生成。普通高中发展是高中整体性进步的过程,但核心是学校的价值提升与能力成长。为了促进普通高中的转型性变革,新的发展性评估指标体系凸显了"评估标准+评估指标(价值观+能力+绩效)+自我定义"的过程取向,提出了"价值观指标"、"行动性指标"和"自定义指标"新概念,倡导一种以积聚力量为核心的"保旧立新"学校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