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7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教育   2312篇
科学研究   294篇
体育   305篇
综合类   280篇
信息传播   10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57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74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调整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对优秀运动员的训练过程实施长期、系统的科学监测,以便在重大比赛前科学地调控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是体育科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运用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和运动心理学等研究方法,研究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特点和规律。研究认为,1)运动训练的科学监测包括身体机能诊断与监测、运动技战术诊断与监测、心理状态诊断与监测等多方面。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诊断主要采用生理机能指标、血液指标、激素类指标、免疫学指标,结合训练过程分析训练前、后的身体机能变化特征,准确地评定运动负荷和训练方法的科学性、有效性。优秀运动员运动技术诊断主要采用影像测量与分析、力学理论分析、力的测量与分析等方法,对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技术进行定性和定量诊断。在此基础上进行个体技术优化,解决运动员的技术训练问题,不断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在优秀运动员心理状态评价上,根据运动专项的不同,心理状态诊断和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心理与神经疲劳状态、注意力水平、专项认知水平、心理技能水平、比赛心理兴奋点的状况、团队凝聚力等;2)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主要是指:根据训练目标和相应的训练计划,运动员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其竞技能力在比赛期间所出现的相对最高和相对稳定的状态。目前竞技状态的调整研究主要集中在训练经验和实验测试两个方面。研究重点介绍建立个体最佳竞技状态模型、赛前运动负荷调整、合理膳食调配与营养补充、竞技心理状态调控等方法;3)中国运动训练科学监控与竞技状态调整研究特点表现在3个方面:注重优秀运动员个性特征研究,形成科研团队进行综合性研究和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运动实践。  相似文献   
112.
通过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分析,认为在现实条件下,提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关键在于全体教师的重视。为了落实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教师的责任,需要对在职教师通过岗位培训、未来教师通过专业教育、在读大学生通过课程影响,不断提高全体教师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意识。  相似文献   
113.
新课程改革应警惕的四种问题与倾向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郝德永 《教育科学》2006,22(4):31-33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史上力度最大、最彻底的一次课程改革运动,涉及教育教学理念、培养目标、课程标准、课程结构、课程管理、教学方式、课程内容以及教材等各个方面的变革,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范式的根本转换。然而,新课程改革并非一帆风顺,种种与新课程改革不一致、不协调的问题与声音已现端倪,使新课程改革面临着困惑与挑战。  相似文献   
114.
摘要:为了解国外体育课程标准现状,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和日本等国体育课程标准的理念、目标、内容、结构和相关社会背景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发现:1)5国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都以现实社会背景为基础;2)以人为本已经成为5国体育课程标准的共同理念;3)5国体育课程标准目标重视技能并兼顾综合素质;4)5国教育标准内容多关注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5)5国体育课程标准都是总分式递进分层结构体系。据此,本文对我国体育课程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出3点建议:1)正视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等现实需求,重视运动技能;2)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3)完善多级课程体系,提高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5.
探讨平衡能力的增龄性变化特点及相关因素,为改善不同年龄段平衡能力提供参考.方法:以20~69岁国民体质监测人员35112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闭眼单脚站立作为评价人体静态平衡能力的监测标准.利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静态平衡能力呈增龄性降低,在35~44岁显著降低.男、女性各年龄段平衡能力随年龄递增的变化走势相同,男性各年龄段静态平衡能力优于女性,除20~24和40~44岁两个年龄段外,其他年龄段性别间具有显著差异.2)静态平衡能力和反应时、BMI指数具有明显的负相关性,和坐位体前屈、握力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反应时、肌肉力量和柔韧性随年龄增长的改变可能是引起静态平衡能力随年龄增长发生改变的重要原因.运动和控制身体重量可以明显提高和改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16.
目的了解政府在购买服务方面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方法利用湖南省第6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田野调查等方法。结果湖南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难以满足农民日益提升的健身需求;政府购买服务存在主体单一、总量不足、管理缺失等问题。结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战略对促进农村体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7.
本文基于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选定被CSSCI收录的中国体育类核心期刊10种包括《体育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等2006-2015年发表的所有论文(最后检索时间为2016年3月23日)为数据来源,应用citespaceⅢ对关键词、研究作者、科研机构等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用科学知识图谱的方式直观呈现近十年来体育学科领域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研究力量和代表,整理学科研究领域演进关键节点文献,并预测体育科学研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8.
新的体操规则鼓励高难度与高质量的动作,尤其是成串动作.采用三维录像解析法采集比赛中男子自由体操直体后空翻转体1080°接直体后空翻转体540°动作的运动学数据,然后用建模仿真的方法重现实际动作,综合分析落地时关键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结果发现,运动员成功完成了串连接动作,并落地站稳:第1次落地身体姿态角度比较理想,有助于快速制动以及2次起跳,膝髋关节肌群成为对抗落地冲击力的主体;此外,落地后身体仍在旋转,导致两侧下肢负荷存在较大差异,使得损伤风险较高;第2次落地,尽管身体姿态角偏低,不利于平稳落地,但运动员控制能力较强,通过较大的膝关节屈曲保持身体平衡,成功站稳.  相似文献   
119.
基于传播学视角,分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传播主体定位存在偏差;传播路径较为狭窄;传播运行机制不畅;传播技巧缺乏创新性。提出了疏解对策,主要是:创新理念,科学定位;强化媒介,拓宽路径;完善机制、双方互动;创新方法、提升质量,推动民族传统体育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0.
论模糊管理对中小学课程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管理不是不管理,更不是糊涂管理,而是科学与人文统一、理性和非理性交融的文化管理。模糊性已成为现代中小学课程管理必须处理的重要对象,有必要在课程管理实践中试行模糊型课程管理。实施模糊型课程管理的关键,在于管理者尽可能减少硬性控制和具体指示,创设一个平等、研究和相对开放的管理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