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2010年武陵山区侗族与苗族20-59岁成年人体质监测所获得的数据,对侗族与苗族成年人的体质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为提高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成年人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侗族和苗族成年男性体重在35-39岁年龄组均达到最大值;苗族特别是女性体型比侗族显得高大,且最大值出现年龄段晚于侗族。侗族和苗族成年男性血压在35岁后均出现升高趋势;侗族男女血压、肺活量均高于苗族,且台阶指数出现最高值的年龄段晚于苗族。侗族成年男女柔韧素质好于苗族,且衰退时间晚于苗族;侗族和苗族成年男性手臂力量50岁后均出现明显下降,苗族男性大于侗族,侗族女性大于苗族;苗族成年男女平衡能力强于侗族,侗族和苗族女性均在40岁后出现明显下降;侗族和苗族成年男性反应能力均随年龄增长逐年上升;侗族和苗族成年男女纵跳能力均随年龄增长逐年递减,苗族男女好于侗族;苗族成年男性俯卧撑次数整体变化幅度大于侗族,苗族女性1分钟仰卧起坐次数与侗族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2.
智障儿童下肢力量与平衡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衡功能是人体的一项重要功能,智力残疾儿童的平衡能力与下肢力量均较智力正常儿童薄弱。通过对智障儿童下肢力量、动态平衡能力及静态平衡能力的测试,分析探讨智障儿童下肢力量与平衡能力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智障儿童下肢爆发力与下肢力量显著低于健康同龄儿童,且下肢力量不随年龄增长而增强。随年龄增长,智障儿童的静态平衡能力及动态平衡能力均有所增强。相关分析表明,下肢力量是影响智障儿童动态平衡能力的重要因素,但对智障儿童静态平衡能力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0steospace超声骨密度仪,测定94位成都市城区中老年健身锻炼女性跟骨骨密度指标:BUA、SOS、STI,按照5岁为一年龄段分为四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ALP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hCT、BGP、IL-6、TNP、E2含量.结果:不同年龄段人体测量指标无显著差异,T-score值随年龄逐渐降低,组间比较有极显著差异;血清BGP、AlP含量随增龄而升高,与BUA、SOS、STI骨密度指标呈负相关;BUA、SOS、STI骨密度指标与血清hCT、IL-6、TNF含量呈负相关,与血清E2含量呈正相关.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率随增龄而升高.结论:中老年健身运动女性BMD指标、骨代谢生化指标随增龄呈现动态变化特点;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发生率随增龄而升高.  相似文献   

4.
探讨普通成年人在逐级递增负荷状态下心血管机能变化特征,为全民健身中预防心血管风险事件的发生及运动负荷试验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266名20~59岁的普通成年人为对象,测定运动中各年龄段人群的心率、血压、臂踝脉搏波传播速度等血管机能评价指标的变化。结果:在40岁以下人群中,女性运动时心率上升的速度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男性,而男性血压上升的速度快于女性;40~49岁男性人群中血压上升的速度明显高于40岁以下人群,尤其是舒张压上升的速度较快,而50~59岁人群中收缩压、舒张压和脉压上升的速度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的阶段,且和其他年龄段形成明显的差异;40~49岁男性和50~59岁组女性因心电和血压的异常而终止运动人数百分比明显高于同性别其他年龄段人群。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中发生心血管风险事件的机率也会增加,40~49岁男性和50~59岁女性可能是运动中心血管风险事件的高发年龄段。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女性蹲起动作下肢动作特征与肌肉工作特征的增龄性变化。方法:选取北京市区社区居住各年龄段女性166名。用Kistler三维测力台、三维摄像系统和肌电仪记录受试者的蹲起动作特征,使用相应软件对运动学、动力学参数以及肌电数据进行分析,并用单因素和双因素方差分析各年龄组数据的差异。结果:各组下肢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均为膝关节>髋关节>踝关节(P<0.05),关节贡献度大小为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P<0.05)。20~29岁和30~39岁组的踝关节贡献度为向心阶段>离心阶段(P<0.05),而其余各组则为离心阶段>向心阶段(P<0.05)。20~29岁和70~79岁2组间的左侧股直肌和右侧股二头肌动员时间百分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女性蹲起动作的动作幅度主要由膝关节的运动范围决定;老年女性下肢各关节运动范围明显受限的情况首先发生在膝关节;女性完成蹲起动作的力量主要来源于髋关节周围肌群力量,这些肌肉的力量可随年龄增长而逐渐降低;50~59岁是髋关节力量衰退的关键敏感年龄。因此,女性随年龄增长应进行有针对的下肢肌肉力量与柔韧性锻炼。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吉林省高校教职人员体质现状,为全民健身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抽取吉林省高校在职人员409人,进行体质测定。结果显示:吉林省高校男性教职人员各年龄段的BMI平均值均处于轻度肥胖范围,女性50-54岁年龄段在超重范围,应加强锻炼及体质监测;吉林省高校教职人员各年龄段心血管机能总体良好;25-29岁年龄段女性肺活量平均值较低;女性握力普遍偏低;25-29岁和30-34岁年龄段男性俯卧撑较差,应加强上肢肌肉耐力练习;男性教职人员柔韧性普遍较好,女性在40-44岁年龄段柔韧性相对较弱,灵敏性都较好,平衡能力偏低;体质综合评价男性总计合格率为88.5%,女性总计合格率为87.8%。  相似文献   

7.
以60~69岁的7 542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测试法等相结合的方法获得老年人体力活动情况和体质状况.对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老年人体质状况进行差异比较,并探讨不同体力活动对老年人体质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男、女老年人随年龄增加体质状况的变化存在共性,表现为收缩压和选择反应时的增加(P<0.01),以及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的降低(P<0.01).其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老年人收缩压升高更快,选择反应时的反应时间延长更明显,而男性老年人握力下降速度更快.2)对老年人体质健康总分有显著影响并呈正相关的体力活动有散步、体育锻炼、骑自行车,呈负相关的体力活动有重体力工作.得出结论:老年人随年龄的增加,心肺功能会逐渐减弱,肌力、柔韧性、平衡能力及反应能力等也会明显降低.同时,随着年龄增加,女性老年人患高血压的风险较男性老年人更高、反应能力更弱,而男性老年人肌力下降速度较女性老年人更快;不同强度体育锻炼及骑自行车等体力活动对维持和提高老年人的体质健康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但过重的体力工作会影响其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实验比较等研究方法,对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身体成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进行研究,探讨大学生身体脂肪含量的分布和变化规律。选取18-23岁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测量皮褶厚度来计算体脂百分比(Fat%)和去脂体重(FFM),对受试对象全身及各部位身体成分进行测量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体脂含量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脂肪增长是体重增长的主要成分,男生约为83%、女生约为94%。男生去脂体重有一定增长,女生去脂体重基本保持平稳增长较小。大学生身体脂肪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增龄性规律,男生增龄性变化主要是向心型聚集,随年龄的增长,全身脂肪约50%含量聚集在身体的躯干部位,四肢的体脂率随年龄增长比较平稳。女生的增龄性变化是,随年龄增长,全身脂肪约45%聚集在躯干部位,约38%聚集大腿部位。  相似文献   

9.
石家庄市不同体重指数成年人身体机能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中河北省石家庄市20-39岁成年人809人(男416人,女393人)进行体质测试,分析BM I对身体机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安静脉搏男女组间差异不明显,血压随BM I的增加而升高,男性血压同年龄段均值大于女性,肺活量/体重男女组间差异具显著性,同年龄段男性均值大于女性,台阶指数男女组间差异不明显,同年龄段女性得分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0.
台阶指数的年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按照国家国民体质监测的细则要求,对36 267名20~59岁的成年人进行台阶测试,统计分析了不同年龄段人群安静心率、恢复期心率和台阶指数的变化规律,发现其与年龄存在一定的相关.安静心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运动后心率的升高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但恢复也较慢.对受试者安静心率、身高、体重与运动后恢复期心率、台阶指数的相关性比较显示,安静心率、身高与运动后恢复期心率呈正相关,而与台阶指数呈负相关,其中安静心率的相关性较高,而体重则与台阶指数不相关.提示台阶指数作为大众体质测试评价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指标,在计算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还可进一步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城市居民体质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和分析成都市城市居民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状况,为全民健身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纳入成都市20-69岁普通男性市民2 553名,女性3 014名.按照年龄段每5岁分为一组,共10组.采用Helmas体质健康测评系统对受试者进行形态、机能和素质等指标的系统检测和评价.结果:形态学指标均比2005年有所提高,男性身高略矮于全国水平.机能指标中收缩压和收缩压整体男女各年龄段比2005年水平略有下降,肺活量比全国水平低,而收缩压比全国水平高.身体素质指标和2005年水平比较,握力女性增高;背力男性有所下降;坐位体前屈、纵跳高度男女均有所提高.男性俯卧撑和女性仰卧起坐略有下降.成都市城市居民的素质在反映绝对力量的指标上明显偏低,而柔韧性和平衡能力要比全国水平高.结论:(1)和全国水平相比男性身高略矮,但是身体壮实;女性身高和全国相当,但略显瘦.(2)身体机能指标在40-49岁开始随年龄下降明显,表明男女在此年龄段体质水平有较大下降,是人体大幅度衰退的零界点.(3)成都市城市居民的身体素质在反映绝对力量的指标上明显偏低,而柔韧性和平衡能力要比全国水平高.(4)成都市城市居民的体质特征,这可能与成都盆地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生活方式(饮食、休闲)、遗传基因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轮滑运动对女性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参考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探讨了轮滑运动对女性动、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第15周和第30周的测试中,学生动态平衡突沿走远距离比对照组增加了1.58~7.92 m,闭目单足站立静态平衡时间比对照组增加了3.65~8.84 s;实验组停训6周(42 d)学生动态平衡突沿走远距离和闭目单足站立静态平衡时间分别下降了3.84 m和1.55 s.提示轮滑运动有助于改善人体的平衡能力.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广场舞和健步走锻炼对中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120名中老年女性为研究对象,其中广场舞组40人,健步走组40人,对照组40人,每组中年女性与老年女性的人数比例为1:1。采用平衡测试仪测试双足闭眼和单足睁眼状态下各压力中心移动轨迹指标的值,测试时间均为10 s。结果:广场舞组和健步走组各平衡指标的值都显著小于对照组的相应值(P<0.05);广场舞组各平衡指标的值显著小于健步走组的相应值(P<0.05)。老年广场舞组与中年无锻炼组在各平衡指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单足睁眼站立时,老年健步走组的动摇总轨迹长(TL)与中年无锻炼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场舞和健步走锻炼都能显著改善中老年女性的静态平衡能力;广场舞锻炼对中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的改善效果要优于健步走锻炼,且能使老年女性静态平衡能力的水平达到无锻炼的中年女性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385个6~8岁女童在平衡测力台上进行静态平衡能力的测试,得出了6种测试姿势下的36项指标。在对这36项指标进行原始筛选、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后选出了评价静态平衡能力的7个评价因子,并建立了3套分别针对于6岁、7岁、8岁女童静态平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育智学校学生进行为期一年半的跟踪观察,对其中20名9~13岁中度智力障碍儿童,进行了12周的核心力量锻炼,并测试和分析了锻炼前后的静态(闭眼单脚站立、测力板测试)和动态(前庭稳定性测试、走直线测试)平衡能力指标,设对照组。研究发现:低年级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的个体平衡能力差异很大;核心力量锻炼能够有效的改善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的平衡能力;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左右脚的平衡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整体评价指标显示,左脚静态平衡能力远远优于右脚;核心力量锻炼明显改善了试验对象右脚的轨迹长度、平均摆动速率、95%的椭圆面积等静态平衡能力评价指标;核心力量锻炼对低年级智力障碍儿童的前庭稳定性有较强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2005年陕西省10个市、1个区,城乡3-6岁组男、女幼儿共计3 520人的体质监测结果,对我省幼儿身体素质方面的数据进行统计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3-6岁期间幼儿素质发育水平增长迅速,上、下肢、腰腹肌力量、平衡能力,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男优于女。柔韧性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女优于男。城乡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7.
廊坊市成年人体质机能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廊坊市部分居民进行体质机能状况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 :廊坊市成年男性身高有缓慢增长的趋势 ,后代身高略高于上一代 ;成年男女体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成年男女身体机能总趋势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男性、女性的衰减趋势有所不同 ;身体机能状况总的衰减幅度 ,男性大于女性 ,衰减出现的年龄段 ,男性早于女性。  相似文献   

18.
反应时是一种可靠的心理活动指标,能反映人体神经与肌肉系统的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为探讨智障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反应时与运动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对190名10~21岁智障青少年进行了反应时与运动时的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智障青少年的反应时与运动时在青少年早期表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减少的趋势,具有明显年龄特征。智障青少年的反应时与运动时绝对值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其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趋势存在较为显著的性别差异。智障青少年的反应时及运动时与其智商无显著相关关系。唐氏智障青少年的反应时特征与普通智障青少年存在差异,但罹患自闭症对智障青少年的反应时未产生影响。系统的运动训练使智障青少年的反应时与运动时缩短。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女大学生骨密度及体成分变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北京市健康女大学生骨密度和身体成分状况,对其骨量水平和身体成分随增龄变化的规律及特点进行研究,并分析骨密度的影响因素。为女大学生运动健身指导提供一定的理论帮助。方法:选取北京市19~25岁健康女大学生218人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6个组,每一岁为一个年龄组。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unar prodigy DEXA骨密度仪测试受试者腰椎、股骨颈及全身骨密度,并测试全身脂肪和肌肉含量。结论:19~25女大学生BMD随年龄增加而增加,25岁达最高,BMI、身高、体重及身体成分在19~25岁间无明显改变;体重及瘦体重是影响骨密度的主要因素之一,女大学生应增强体育锻炼,增加身体各部位的瘦体重量及肌肉力量,其有助于提高骨量,增进骨健康。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9~20岁203名普通大、中、小学男生双侧膝关节进行等速测试,探讨青少年男子膝关节屈伸肌群的发育特征.利用Kinitech等速测力系统对研究对象双侧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60°/s、120°/s、240°/s 3种速度的等速测试.结果显示:青少年男子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值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不存在某个年龄段快速增长的现象,在同一年龄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值均随测试速度的增加而减小;同一测试速度下同年龄同侧屈肌与伸肌比较,膝关节屈伸肌峰力矩值各年龄段伸肌均大于屈肌,在60°/s测试条件下,差异在9~14岁表现出显著性(P<0.05),在15~20岁表现出高度显著性(P<0.01),在120°/s测试条件下,左侧差异在14~20岁表现出显著性,右侧差异在15-20岁表现出显著性;同一测试速度下同年龄异侧同名肌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膝关节屈伸肌力比H/Q值在同一测试速度下,随年龄的增大均呈现出减小的趋势;同一年龄H/Q的值随速度的增加呈现出增大的趋势.结论为:9~20岁男子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但表现出随年龄增长屈伸肌力比H/Q值呈递减的趋势,形成随年龄增大屈伸肌群力量差距增大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