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2篇
教育   1545篇
科学研究   283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66篇
综合类   137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1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93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刘晓玫 《数学教育学报》2006,15(1):19-21,98
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校本课程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模式.教师和学校在某种程度应当成为国家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自主开发者、编制者和评价者.实施校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有:目标一致性原则、适宜性原则等.  相似文献   
992.
理工科学生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教育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调查以一般院校理工科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访谈和问卷形式,对他们在校及毕业后对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态度和意见进行调查。并在调查基础上,指出理工科学生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教育和外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3.
新课程改革是迎合全球化进程的主动表现,外来教育理论主宰了这一轮以城市教育为主体的新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的城市中心取向和农村教育的前现代化阶段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使得农村教育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4.
以地处秦巴山区的安康市白河县A镇和汉中市洋县B镇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和参观法,深入了解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在秦巴山区的实际效果.调查显示,农村小学布局调整主要表现为“撤点并校”,其顺应了农村生源减少的现实,满足了学生家长希望孩子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愿望,整合了教育资源,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撤并幅度过大的现象,并由此产生了学生上学距离变远、家庭经济负担加重、少部分学生对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适应困难、学习成绩有所下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办好村小学和教学点、完善寄宿制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解决学生上学路途安全问题四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95.
杨晓梅 《铜仁学院学报》2007,1(3):103-104,121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不仅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还有思想和创新的能力。情商EQ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英语的交际性决定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合作性、敏捷性,对于学生情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6.
《模仿者》是维.苏.奈保尔的一部重要的有关第三世界政治的后殖民小说,涉及后殖民文学的多重深刻主题思想:模仿、身份、流亡、种族冲突、前殖民地与宗主国的关系等等。小说不仅再现了新近独立国家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民族主义者的两难境地,更重要的是揭示了长期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教育给被殖民者造成难以摆脱的殖民心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扭曲和人格分裂。  相似文献   
997.
李大钊非常关注民生问题,如何改善民生是贯穿他一生的思考主题之一。李大钊的民生思想经历了从传统思想影响下对民生的关注,到主张资本主义民主政体下用国家政策改善民生,再到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彻底改革民生的转变历程,发生了根本质变。这种质变体现于关注范畴、主客体转变及解决途径等方面。李大钊民生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民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98.
意义与真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意义和真为主轴 ,考察了英美语言哲学中相关的观点。其不同理论背景下的诸多观点可以大体划归成两类 :一类主张意义与真的同一 ,另一类主张它们的分离 ,但一个阵营中出现另一个阵营声音的情况并不鲜见。这种复杂性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999.
格鲁克是歌剧史上划时代的人物,是歌剧的改革者。在18世纪初,他对意大利正歌剧提出了改革。主张音乐要为戏剧服务,简化音乐及情节,摈弃传统的炫技要求,提倡自然淳朴的表现,并强调歌剧应有深刻的内容,追求戏剧的真实性,力求将歌剧的各种表现手段融会一体。由他创作的歌剧《奥菲欧与尤丽狄茜》就努力实现了这些改革主张,并获得了成功,在音乐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000.
在中国当代文坛,藏族作家阿来是一位有着浓郁的原乡情结的作家.在小说创作中,阿来以其饱满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为我们精心构建了一个神秘而瑰丽的"边地世界".在这个幻化的文学世界中,阿来对广大藏区所在的"大地和原初存在",以及在这片土地上绵延不息的"原初的自然生命"进行了形象生动、细致入微的描绘,对那些在多重边缘境况下漂泊流浪的族际边缘人给予了真诚的关注,这实际上是阿来借助文学创作这种方式对自己原乡的思考和探索.本文以阿来的中篇小说<永远的嘎洛>为例,来展现阿来小说中的原乡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