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8篇
  免费   15篇
教育   669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2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2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7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汉语生命范畴及其词汇、词法、句法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命范畴是语言里的基本范畴之一 ,它及其下位范畴在汉语的词汇、词法和句法中均有不同于无生范畴的映射或表现。在词汇层 ,有生范畴映射为区分不同有生本体及其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词汇单位。在性范畴中 ,有生范畴映射为名词有无性别成分标记 ,在格范畴中映射为名词主要充当核心格还是外围格的潜能。在句法层次上 ,主要表现为体词、谓词的有生性对句子语序结构的宏观制约和对句法成分的微观调控  相似文献   
102.
我国战略性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战略性服务产业存在市场化掣肘、组织结构不合理、竞争力偏弱等问题。鉴于战略性服务产业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其在加入WTO后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政府亟需运用产业政策手段对战略性服务产业进行扶持、培育。我国战略性服务产业发展政策的主要内容如下:对于竞争性服务采取市场化取向的政策举措;深化国企产权改革、确立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引导建立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实施人才激励机制培育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3.
段玉裁的“以声为义”说体现在两个方面:“依据声旁,由声求义”;“不限形体,于音得义”。本文就《说文解字注》中的声训条例,对“以声为义”说及其得失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4.
:《老子》不仅运用了那些适宜于《孙子》的一般概念 ,而且运用了相对于《孙子》来说几乎是独一无二的特殊术语。从这一证据有可能证明不仅《老子》比《孙子》出现得相对晚一些 ,而且《孙子》对《老子》还有一些影响。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就中西文化的比较和中国文化的出路两大问题对钱穆的儒家本位文化观进行了探讨和评析。  相似文献   
106.
本文从三个维面具体论析了毛泽东对于苏联经济模式的初步突破和对于中国式建设道路的积极探索的主要认识成果,指出这种突破和探索的根本意义在于破除对苏联模式的神化和确立走自主发展的中国式建设道路的基本思路;昭示了现代化模式本身的辩证发展观,即社会主义现代模式的结构和功能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革新、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07.
论现代逻辑的规范性及其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现代逻辑的规范性以有效性标准为效力之源 ,但该标准不仅在评估自然语言论证方面缺乏效力 ,而且在处理与生活世界相关的诸论题方面 ,其所预设的题材中立性、形式化理想、封闭世界假定以及逻辑一元论也存在不少理论上的困难。因此 ,现代逻辑对于现代性的建构和批判将难以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08.
西方认识论与现代性关系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认识论和现代性两者之间存在着深层的、内在的关联。这个论题起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 17世纪的科学革命是作为第一哲学的认识论兴起的现代性背景 ;2、与古代认识论相比较 ,作为第一哲学的认识论体现了哲学自身的现代性 ;3、笛卡儿以来的认识论传统和西方现代文化的一些核心观念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支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9.
清末民初 ,王国维不断地尝试在新的学术交流条件下与世界进行对话、并致力于一种“世界学术”的建设 ;但同时 ,域外的学术界却在寻找一种中国本土的声音和学术权威 ,从而最终成就了中国现代戏曲的开创之作———《宋元戏曲史》。考察王国维戏曲研究的历史境遇 ,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现代学术机制的转变 ,并进而反思“现代史观”和“民族主义”等现代学术史中的常见命题  相似文献   
110.
20世纪 2 0— 30年代是近代农民大规模离村的重要时段。本文选取兼具普遍性和典型性的江苏作为考察对象 ,试图从离村对农民传统价值观的冲击以及对农民宗法、家庭观念的改塑等方面 ,来探析农民离村与近代乡村传统观念变革之间的关系 ,并以此透视农民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多重复杂心态及其社会心理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