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63篇
  免费   1935篇
  国内免费   2511篇
教育   62226篇
科学研究   20459篇
各国文化   480篇
体育   7502篇
综合类   6412篇
文化理论   332篇
信息传播   1599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1131篇
  2021年   2822篇
  2020年   2012篇
  2019年   1083篇
  2018年   1208篇
  2017年   1289篇
  2016年   1212篇
  2015年   3634篇
  2014年   5627篇
  2013年   7223篇
  2012年   8165篇
  2011年   9111篇
  2010年   8596篇
  2009年   7662篇
  2008年   7518篇
  2007年   8489篇
  2006年   8219篇
  2005年   6605篇
  2004年   3797篇
  2003年   3337篇
  2002年   3320篇
  2001年   2968篇
  2000年   1874篇
  1999年   1679篇
  1998年   1108篇
  1997年   757篇
  1996年   669篇
  1995年   402篇
  1994年   401篇
  1993年   280篇
  1992年   293篇
  1991年   164篇
  1990年   90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53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3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46篇
  195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991.
Neurasthenia (shenjing shuairuo) and depressive disorder are medical issues that have given rise to disputes in China for more than 20 years. Since the 1980s, the once ubiquitous diagnosis of neurasthenia in China was rapidly substituted by depressive disorder in the clinical context. Globally, the metamorphosis from neurasthenia to depressive disorder heralded the triumph of scientific rationality, which identifies neurasthenia as a categorical fallacy. In China, however, neurasthenia retained social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thus, it has become a contestable discourse in relation to depressive disorder. By examining the health reporting of both discourses over a decade, this study explicated how neurasthenia and depressive disorder were represented in a popular health newspaper in China. The cont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neurasthenia is a more culturally and everyday embedded discours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Chinese medicine and laymen’s discourse, while depressive disorder is more associ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professional discours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wo sets of medical discourse evinces that despite the ostensibly prevailing scientific rationality in media health reporting, cultural rationality is deeply embedded in communicating mental health issues with the lay public. It further suggests the significance of investigating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expression of mental illnesses in China.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意义]旨在确定信息披露行为影响因素,优化电子健康网站生态环境,间接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实现。[方法/过程]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抽取影响电子健康网站用户信息披露的17个主范畴及5个核心范畴,并构建电子健康网站用户信息披露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结果/结论]电子健康网站用户信息披露行为主要受到用户感知效用、感知风险、主观规范、服务质量和病情特征影响。其中,感知效用是最重要影响因素,感知风险是次重要影响因素,主观规范是较重要影响因素,服务质量和病情特征是相对不重要影响因素。据此,从政府部门、电子健康网站和用户3个维度,总结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意义]利用知识元模型理论研究政府网站知识服务效果的优化路径,辅以可视化表征技术,以降低大数据环境下政务用户信息获取的操作负载和知识加工的认知负荷。[方法/过程]依据相关知识元模型研究推理出符合政府网站信息资源属性特征的六元组知识元表示方法和四元组知识元本体结构,采用TextRank与HDP算法分别抽取政府网站信息资源关键词和主题词,并由领域专家根据抽取结果确定知识元,构建包含知识元本体库生成和可视化知识服务的政府网站信息资源领域知识元可视化表征模型。[结果/结论]通过政府网站发布的共享单车实例检验知识元可视化表征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实现政府网站粗粒度信息服务转向以知识元为单位的细粒度知识服务范式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可视化知识服务模式增强了政务信息导航的结构化和用户解读领域文本语义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意义]探究社交媒体用户转移行为的影响因素,拓宽社交媒体用户行为的研究范围,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并对社交媒体运营商提高服务质量、增加用户粘性提供借鉴。[方法/过程]基于期望确认理论、沉浸理论以及信息系统成功模型构建理论模型,重点关注社交媒体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沉浸体验以及用户社交媒体使用满意度是否会以及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用户转移行为。通过问卷调查法获得数据,利用SPSS和AMOS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假设的验证。[结果/结论]通过分析可知社交媒体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以及沉浸体验对用户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而用户满意度负向影响转移行为。  相似文献   
995.
刘莉  王晓丽  崔桐 《编辑学报》2018,30(2):134-136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情商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科技期刊的编辑流程中,编辑在与作者和审稿专家进行沟通和交流时,也应当注重情商理论的应用.编辑在不同的阶段,对不同的交流对象,应采用不同的交流方式,但都应以真诚和尊重为基础、有同理心、多进行换位思考,这样在获得对方肯定和认同的同时,也会得到对方的支持与信任.融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交流态度能够帮助编辑更好地发挥职业作用,实现职业价值,也更有利于期刊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6.
智慧城市的建设推动了智慧档案馆的发展,我国已有不少城市开始了智慧档案馆的先行探索。本文对智慧档案馆的内涵、概念与特征、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档案管理环节为基础对实践层面进行梳理,以期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logistic回归分析在医学研究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但因其涉及的因素较多,统计方法较为复杂,部分研究者未咨询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专业人员而盲目套用统计学方法,造成其在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数据时出现诸如自变量选取和纳入、统计模型选择、结果表述和报告时误用错用情况的发生。本文选取公开发表的医学论文,举例分析文章中logistic回归误用错用的情况,指出其正确应用方法,为医学期刊编辑处理类似稿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关于记忆资源的整合近年来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为了解当下研究现状,采用文献研究法分别从异构记忆资源整合对象、整合基础、整合思路与整合技术四个方面对异构记忆资源整合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归纳,并基于记忆资源整合建设现状思考剖析“数字记忆”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观点以求为推动研究和实践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李国昌  马严  陈琪 《出版科学》2018,26(3):28-31
将党中央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合理地运用到编辑职业发展中,提出协调、融合、开放、卓越、共享的编辑新发展观,并对其内涵、主要特征和涵育路径进行论述.认为编辑新发展观是一个系统化的逻辑体系,具有人本性、参与性、创造性的鲜明特点.涵育编辑新发展观,需要国家加强顶层设计,厚植编辑茁壮成长的发展基础;需要单位坚持"以人为本",营造编辑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微环境;需要个人坚定文化自信,在出版业发展中不断超越自己.  相似文献   
1000.
李静 《出版科学》2018,(2):124-126
《孝经》形成于先秦时期,是经书之一,自汉代起被我国封建君主奉为圭臬,成为封建统治者巩固政权、稳定天下、治理国家的至德要道.《孝经》的编辑思想主要表现在"广至德要道,以顺天下"的编辑宗旨,"明君臣父子之行所寄"的编辑目的,尊卑有别的编辑原则和开放融合、兼容并包的编辑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