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1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1.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导言》现收入试验本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大概由于是新课文吧,它成了公开课的热门选文,笔者近两年中已听了三次。因为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整体把握,筛选信息”,执教者如何引导学生捕捉和筛选信息自然就成为课堂的重头戏。对文章整体结构的分析并无分歧,全文共7个自然段,1—3段为第一部分,交代出书背景;4—7段为第二部分,是对著作科学内容的概述。然而,如何看待这两部分信息的地位呢?在这一点上,我与很多人的意见很不一致。三位执教者都认为是前辅后主,所以把教学重点放在第二部分,对第一部分只是…  相似文献   
92.
《现代语文》2002年第10期发表了孔令昌先生《“庖丁”解》一文,对高中课本将《庄子·养生主》中“庖丁”的“丁”注为人名提出了异议。对于同一词语或名物的训诂见仁见智完全可以,有时候“二说并存”亦属正常。但孔先生断言“把‘丁’释为‘他的名’就不正确了”未免绝对化了。诚然,《中华大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海》均收有“丁”作“从事某种专门性劳动的人”这一义项,且均引“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句为书证,孔先生以这三种权威辞书为据,也是写商榷文的正常思路。据我们所知,《新语文》1997年第12期洪丽娣《“庖…  相似文献   
93.
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初中语文第五册中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一句。课本注云:“〔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意思是天所骄纵宠爱的人。”按译句,“一代”即“一世”,“天骄”便是“称雄的人物”。如此理解“天骄”未免失于笼统。试问,像秦始皇、汉武帝这类称雄一世的人物能否称为“一代天骄”呢我们认为不能,因为“天骄”一词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新华词典》“天骄”条注道:“天之骄子”的略语,汉朝时称匈奴人为天之骄子,后因称少数民族为天骄。《现代汉语词典》则说…  相似文献   
94.
这里的“谐振”是“和谐共振”的省称:所谓“谐振”,说白了就是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配合默契,互激互促;通过“谐振”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就取得了“谐振”效应。  相似文献   
95.
《雨霖铃》商解二则江苏如皋市如城一中周建成一、处“留恋处,兰舟催发”,“处”字课本未注,大概因其浅易。不少人望文生义,讲成“处所”“地方”,失之,这里的“处”相当于“时”“际”,全句谓:正当依恋不舍之时,船家催促说船要开了。“处”作“时”解,诗、词、...  相似文献   
96.
现如今,报刊林林总总,文章铺天盖地,然而浅薄浮泛者居多,耐人咀嚼者极少。古人云:“体以骨立,文以意成。”那是说“意”是文章的骨骼,靠它支撑起整个身躯,如此说来,“意”弱者文必衰柔,“意”强者体必刚强。“辞不妨浅,  相似文献   
97.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先生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从表达方式看,序言往往可叙可议可说明,没有一定之规。此篇应当主要是说明和议论,笔者将其概括为“言说”。文章言说什么?顾题思义,其言说的主要对象不是“胡同”而是“胡同文化”——这一点恐怕没有争议且没有探讨的必要。采取何种话语方式言说?  相似文献   
98.
动宾合成词用作及物动词的条件江苏省周建成冯汝汉刘珍明同志在《动宾合成词不宜用作及物动词》一文说:“动宾合成词通常不再作及物动词使用,不在它的后面再加一个名词组成新的动宾结构。因为这一用法不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就刘文分析的例子(如“任职地方官”)...  相似文献   
99.
汉语成语数以万计,但词面上出现人名(含能代表某人的姓)的成语为数不多,至于一个成语中包含两个人名的,更是屈指可数。这里胪举部分“双名”成语,略作疏解,以供参考。范张鸡黍东汉范式与张劭  相似文献   
100.
古代诗歌校本课程的开发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关注,许多人已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笔者也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现将一些全体做法简述于下,请同仁们批评指正。一、开发原则1.继承性原则。新中国成立以来,语文课程改革一直在搞,而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古代诗歌,也是面孔常新。多少年来,无数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为提取古代诗歌的精华,传承古代诗歌的教育呕心沥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