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61篇
科学研究   3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周蕾 《考试周刊》2011,(37):112-113
阅读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阅读能力的提高又绝非一日之功,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值得中学英语教师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对语言能力的培养、文章结构的理解、课堂内外具体的学法指导及扩大阅读范围四个方面简略地谈谈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92.
周蕾 《小读者》2010,(9):68-68
花季少女常听听平静的歌,有利于心理健康。青春期少女在烦躁或悲伤时.可先选择悲伤的音乐,如贝多芬的《命运》等。待心情平静后再选择些舒缓、光明、灵动、阳光的歌曲,如舒伯特的《小夜曲》、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等。  相似文献   
93.
周蕾 《中国科技纵横》2010,(24):196-196
国际化潮流势不可挡,高职教育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充分挖掘资源,锐意改革创新,面对现实,高瞻远瞩,谋求发展。  相似文献   
94.
微信广告传播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蕾 《东南传播》2012,(1):21-23
Web2.0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由于网络的聚合作用不断滋生出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以"微内容"的传播、线上线下联动的微营销模式因顺应新的媒介环境而备受推崇。腾讯开发的基于智能手机的即时通讯软件"微信"的迅速推广结合微营销理念,为微信广告的投放提供了契机。本文结合微信的传播方式和传播优势,对微信广告的发展价值和潜力进行深入分析,以推进微信广告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95.
课程发展或改变的目的,是通过教育过程中有计划的内容、活动、安排的改变,使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性最大化。课程效能的结构由教师经验、学生经验、师生相互经验和教育结果四个变量动态构成。课程改革的根本追求就是最大程度地实现或提升课程效能。  相似文献   
96.
从高职高专实际出发,我们应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有效地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又不能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形式,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97.
周蕾珍 《生活教育》2012,(17):49-51
习作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学生求真立诚的一种历练,是学生的一种快意表达。学生从观察、感知、体验、领悟到捕捉信息,再到行笔成文,这期间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他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感受真情、陶冶情操的心灵过程。新课程改革后的习作教学,特别注重倡导"生活本源"这一先进的理念。确实,生活是小学生作文的源泉,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深入生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小学生怕写作文的根本原因不是"没有生活",  相似文献   
98.
高职院校团学干部是学生基层活动的组织者,应该在政治理论、道德品质、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心理等方面具备过硬的素质.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团干部队伍在培训过程也存在一些问题,新时期需要新的培训机制,而使用业务理论培训先导入、户外素质拓展相渗透、心理素质拓展相配合的培训机制,能充分提升团学干部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99.
刘洁  周蕾 《江西教育》2003,(23):16-17
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日益普及,人们的生活学习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学科教学也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教学手段,将给传统教育带来极大的冲击和影响。它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地体现教学的个体化和因材施教;实现资  相似文献   
100.
如何提高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时期下,面对大学生信息来源的增加,独生子女的增多,自我认同感的增强等特点,大学生的思想状态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普遍社会责任感增强,积极参加公益性社会活动,再社会上引起了很好的反响。但是,也有一些人对参与各种学校活动不感兴趣,这是我们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本文从少数学生不热心集体活动、社会活动的表现及危害性入手,提出大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社会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从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学生自信心,及时鼓励和表扬,尊重学生等方面重点探讨提高大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