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2篇
教育   96篇
科学研究   13篇
文化理论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51.
银行业在本质上是一种风险管理的行业,风险控制活动是我国商业银行的根本性管理活动。IT建设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长期战略,组织学习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前沿性管理行为,共同促进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通过对IT建设和组织学习在商业银行风险控制功能上的经验性分析,揭示了基于IT建设和组织学习为导向的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机理,为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功能并提高IT建设和组织学习的成效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2.
乐山市具有开发“农家乐”旅游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蕴含着深远的开发潜力.乐山市“农家乐”旅游条件、潜力和策略的分析可以为“农家乐”的深入开发提供现实的理论参考.乐山“农家乐”开发策略的提出不仅要借鉴其他地区成熟的经验,也要密切结合乐山市现有的旅游资源和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53.
独立董事是公司治理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董事会治理的有机组成要素。独立董事的主要职能是对经理层与大股东的行为实施监督。独立董事治理体系的构建需要密切结合于我国公司治理发展的特征。实证性的研究揭示了独立董事治理的内部机理,从而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治理机制的优化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4.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目标。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高度复杂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在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传统的新古典经济理论不能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行为经济理论框架下的互惠性偏好理论为和谐社会经济理论的发展开辟了崭新的方向,从而在理论上与实践上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平台。  相似文献   
5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对企业产品营销具有日益重要的促进作用。企业电子商务绩效体系的设计可以为我国企业电子商务战略的实施和加强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体系。企业电子商务体系包括营销管理、营销渠道、营销业绩和营销策略四个组成部分。因子分析可以对理论模型提供信度和效度检验,从而提高了理论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6.
和谐社会的微观经济体系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是在整体社会福利得到有效改善的前提下能够充分体现效率、公平和法治的社会。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离开了经济和谐的和谐社会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社会。传统经济学无法有效地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框架,只能在局部范围内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一些方法论的理论支持。基于非理性假设的行为经济学与演化博弈论的发展可以为和谐社会的存在性提供科学的解释,从而为和谐社会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学基础,使和谐社会成为具有高度实践功能的现实性社会。  相似文献   
57.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治理体系经验性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独立董事是董事会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独立董事治理体系分为独立董事聘任、独立董事激励、独立董事尽职与独立董事行为四个要素。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独立董事机制的微观机理,从而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提供了策略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58.
股利政策对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存在着重要的影响,但"股利之谜"一直困扰着公司治理领域。股权结构对于现金股利支付率存在着内在的相关性。基于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样本数据,借助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实证性的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会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对于现金股利支付率的提升存在着促进作用,经理层持股比例的功能正好相反,而股权制衡度与现金股利支付率不存在相关性。本检验结论为上市公司优化股权结构并完善股利分配政策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9.
知识转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转化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知识管理的成败,是近年来知识理论关注的热点领域。知识转化的实施直接促进了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因而是一项极为重要的知识管理战略。通过对知识转化的背景、条件、框架、环境以及与核心能力相关性的论述,可以深刻地揭示知识转化的特征,从而为我国企业大力实施知识转化战略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60.
我国高等院校一直将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运作绩效、培育核心竞争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信息化建设测度模型的设计是提高高校信息化运作效率的前提,而信息化测度模型的设计必须密切联系于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活动。验证性因子分析可以为测度模型提供现实性检验,同时揭示了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