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教育   62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马克思早已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可见,语文是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统一。小语教学,也要在“授业解惑”时进行“传道”。一、披文入境,动之以情叶老教导我们:“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读课文时,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进而吸收字词句篇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受到思想的感染。  相似文献   
12.
“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阅读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学生的“一饭之需”和让学生“终生受用”的关系,听了一位老师《钓鱼》一文的教学,颇受启发。讲课开始,教师在引导学生审题时,为了帮助学生弄清本文的重点,设了一疑:“本文写谁同谁去钓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文后,提出了四种说法:“我和阿成去钓鱼”“我跟阿成去钓鱼”“阿成和我去钓鱼”“阿成跟我去钓鱼”。这时,教师让学生比较这四种说法,想想哪一种说法更符合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经过比较,思考,茅塞顿开,文章写的是“我跟阿成去钓鱼”。此时,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成为创造型人才,必须注意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为此,我在阅读教学中做了尝试: 一、训练质疑,激发创造思维古代教育家认为“疑者不安于故,而进于新者也”.这是说只有善于质疑的人,学问上才有希望“进于新”,可见质疑是通向创造之门的阶梯.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我经常要求学生围绕所学课文思考一些问题.如:(一)文章中有哪些常用的词语和句型、修辞手法是你不会用的?试在说话和作文时使用.(二)文章的结构安排有什么特  相似文献   
14.
第七册科普说明文《太阳》,具有一般说明文的长处,是一篇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说明事物的好教材.现将文中的说明方法浅析如下:一、数字说明.如"太阳离我们有三万万里远","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表面温度有六千度","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等.文中的数字,有的是确数,有的是约数,但都准确说明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二、比较说明.用地球与太阳相比,说明太阳体积之大,使本来难以想象其大小的物体,用通俗而又  相似文献   
15.
如果你问我们的学生:你们的语文课经常干什么?他一定回答:经常玩。确实,我的许多课,寓学于玩,亦学亦玩。玩什么?怎样玩?请看一些例子。1.升入初中的第一课《在山的那边》,我说,山的那边是海,你见过大海吗?大多数没见过。于是我说,那咱们先到海边去玩玩吧。接着屏幕上出现一幅幅精美的大海图片,还配上《海之诗》的乐曲,加上海风、海鸟、海浪的效果。他们哪里这样上过语文课?一个个眼都直了。——这,是用玩引起学语文的兴趣。2.学习《斑羚飞渡》,我们玩的是学羊叫,并把羊语翻译成汉语。请看一段实录:师:第二次该怎样“咩”?生:咩咩。(笑。)师:…  相似文献   
16.
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20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 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作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承诺。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对我国能源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虽然我国能源消费增速放缓,碳排放逐渐进入平台期,但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占比仍高达80%以上。碳中和目标下,在借鉴发达国家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与碳减排做法的基础上,如何加快我国能源转型,明确碳中和目标下能源转型的战略路径值得深入探讨。碳中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推进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文明跨越的重要抓手。在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我国需要在电力、工业、建筑、农业等领域不断努力,减少碳排放量,谋划最优的战略路径,努力实现碳减排和经济发展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17.
(一)1982年9月,张孝纯先生从河北教育学院调回邢台,准备进行“大语文教育”实验。1983年初,当时的省教育局续树伟局长安排李春副局长来邢台落实了三件事:确定实验点为邢台八中;确定并调动两名实验教师,组成实验研究小组;每年拨三千元实验经费。当年暑假前,人员调齐到邢台八中。9月1日实验正式开始。实验研究小组起初是三个人,号称“邢台三张”。“鼎盛时期”也只有5个人,但其他人都由于各种原因先后退出了,所以张孝纯先生在世时,从事这项工作的主要是我们两个人。起初并没有“大语文教育”的名称,只是确定了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  相似文献   
18.
夜访林逋     
张国生 《语文学习》2010,(2):F0003-F0003,80
放鹤亭就在杭州西湖的孤山北麓,是专为纪念和靖先生而修的。和靖(967-1028)先生名林逋,字君复,北宋时钱塘(今杭州)人。他长期隐居孤山,终生不娶不仕,平日除绘画作诗之外,唯喜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说。其节操和学识得宋真宗赏识,曾赐号“和靖处士”。死后便葬在孤山北麓,宋仁宗谥“和靖先生”。  相似文献   
19.
我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7个字符:大语文 数字化。其中,数字化是表,大语文是本。语文教师不能忘“本”。撇开“大”字不说,首先要是“语文”,即字、词、句、段、篇的理解,听、说、读、写、思的训练。大语文与数字化,是虎与翼的关系。首先要使自己成为虎,并且是壮虎、强虎。这样,即使没有翼,也不失为兽中之王。如果是弱虎、病虎,即使添上翼,也是弱翼、病翼。如果根本就不是虎,而是鼠,添翼又何如?蝙蝠而已,非兽非禽,不伦不类。  相似文献   
20.
教<藤野先生>可以利用课后"练习一"引导学生质疑和创造."练习一"是填表,让学生说明作者写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学生一般是根据各种教辅资料写出和<教师教学用书>相同的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