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29篇
科学研究   50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面向我院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课程.由于部分老师对本门课程的教学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又参差不齐,使得该课程的教学越来越被动,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结合试点班教学实践,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思路、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提供了一种可供大家学习参考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122.
张岚 《陕西档案》2014,(6):32-33
随着以数据库建设、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档案资源的远程管理、快速查询、资源共享成为可能。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给文书档案管理展示了美好的前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3.
张岚 《学周刊C版》2014,(12):107-107
“同课异构”即在同一教学内容下,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现有的教学条件和班级特点等对教学采取的不同方式.高中教师为了学生能够接触到更为全面的知识,大多数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同课异构”更是在集体备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对于高中政治来讲,时事政局和社会热点在不停发生变化,学生的知识也由于时间的推进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教师要合理应对各种教学背景的变化就要根据教学目标及当今时事的改变及时进行更新.虽是同一部分的内容,但是在讲解的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变化而不得不“同课异构”.  相似文献   
124.
李华敏  张岚 《现代情报》2014,34(8):164-169
网络社区中的交互成为消费者制定决策的重要途径。在回顾国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文章归纳出以往关于网络社区交互的研究尚集中在网络社区交互的基础性研究、交互动机、价值、效应及交互过程的影响因素等领域上。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总结,最后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5.
心理状态对歌唱整个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影响歌唱的心理分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从舞台实践和声乐教学两个方面分析歌唱的心理和紧张因素,从而运用健康的心理来正确地歌唱。  相似文献   
126.
新闻专业主义产生于西方新闻业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客观、中立和服务公众是其核心理念,在现实操作中,新闻专业主义在政治立场的强势笼罩下,有时显得“力不从心”.本文试图从展现和剖析NHK在灾难事件中的表现入手,从宏观和围观角度分析新闻专业主义与政治控制之间的辩证关系,就媒体如何坚守新闻专业主义,赢得社会尊重,不断增强竞争力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27.
128.
随着学校体育课余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选材工作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多年的课余训练,通过调查研究,提出初级投掷运动员简便易行的选材方法。  相似文献   
129.
[向明中学] 1 价值,如今是个时髦的词,人人都在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每个人追求的人生价值又不尽相同:在科学崎岖之路上的攀登者追求的最高价值是真理;在商海浮沉的弄潮儿追求的最高价值是利润;对一个飘泊异乡的游子来说,最高的价值可能是一封抵万金的家书。  相似文献   
130.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逐步被人们理解和接受,并受到广泛赞誉,而应试教育则在一片声讨和责难中举步维艰,二者似乎水火不容。难道实施素质教育就不需要考试吗?应试教育就应从此偃旗息鼓、销声匿迹吗?这里我想就二者的关系谈一点看法,以此抛砖引玉。素质教育是指提高人的素质的教育,包括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的素质。其目的是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未来需要具有高尚情思的、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而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正是适应了这一时代的需要。应试教育是指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应试,行为目的是短浅的。在中考、高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