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4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2013年5月17日,笔者参与了常州市局前街小学薛老师任教班级的"五(5)好声音——唱响运动会"主题班队会。为庆祝在校运会中的五连冠,表达对运动精神的敬畏和对运动会中同学们的努力与贡献的欣赏,班主任与学生们共同组织,将班级中"好声音"的评比、导师团队的组建、歌曲的创编、临时  相似文献   
12.
一当代中国的转型性学校变革,已在观念、制度和行为等不同方面,在国家、地区、学校和班级等不同层面开展起来。其中对学校日常生活的改造是学校变革的内核。在促进人之生命成长的价值取向指导下,学校日常生活的改造可以通过对学生“成长需要”的关注与研究,探索、创造一种新型的学校生活。[1]或者更明确地说:基于对学校生活中学生、教师的成长需要的合理认识,可以为新型学校生活的建构提供坚实的基础,为学校生活质量的提升提供合理的“实践起点”。而对学生成长需要的研究,无法全盘引进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因为具体的教学面对的是具体的、综合…  相似文献   
13.
建设高质量的学习型城市,是世界诸多国家持续不懈的价值追求和行动战略.我国作为全球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积极力量,从对现实条件的考察和政策制度的保障,为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推进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现代信息技术的迭代更新、老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等现实,为学习型城市的当下发展和未来之路提出了挑战.因此,审视并揭示我国学习型城市发展的若干困境,成为推动其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基于对学习型城市的内涵、特征和本质的理解,当前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主体角色缺乏学习样态、机构间关系处于割裂状态、社会运行结构呈现分离状况以及建设立场存在简单、碎片和断裂化的思维.为打破学习型城市发展的困局,朝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目标诉求,需坚持包容与学习共在的主体追求、秉持互联互通式的机构间关系、打造协同融合的社会结构路径以及倡导研究立场的复杂思维转型.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参与的针对初中生的主题教育活动中,有三位班主任与学生的三次成功交流特别令人回味.  相似文献   
15.
学校变革中校长思维方式的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的学校变革,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需要系统内外、多维力量的综合互动。其中,校长是否能够实现思维方式的更新,是否能在复杂的学校管理改革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思维品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学校教育运作方式的变革,从运行机制重建的维度看,需要建立动力机制、学习机制、信息的网络性沟通机制;从体制建设的维度看,需要建立多样、立体的组织体系,保证教师和管理者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17.
如同法国著名的复杂性理论创始人莫兰所言:"第一条通向复杂性的途径是偶然性或无序性的不可消除性",而我们需要永远地伴随着、依靠着、并且不顾各种噪音、干扰而获得发展,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复杂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概念与研究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校教育价值是指学校教育所具有的优化生命存在、提升生命质量的可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是指学校教育者以人的生命需要为基础,对学校教育价值的自觉选择。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的定位.可以取理论与实践积极互动、共同创生的研究类型;可以直接关注学校教育层面的价值取向问题;可以关注其当代中国的时代背景;可以追求建设性的、面向未来的精神取向。  相似文献   
19.
“学校德育生态”这一概念聚焦的是学校德育生活的复杂状态,是指在具体的学校生活中作为复杂系统而存在的学校德育系统。“新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系统重建了学校德育的理念,并具体化为学校德育生态中的“关系”重建和“活动”重建,实现了实验学校德育生态的更新。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以来,中国普通高中快速发展,迅速形成规模庞大、学生众多、新教师大量吸收进入的格局。如果说,初期的规模扩张适应了内在的就学需要和社会需要,并能将相当多的矛盾隐藏在迅速的发展之中,那么,随着高等教育多元化趋势日益加强、质量需求日益明显的新现实,随着对义务教育质量的再探寻,随着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中诸多矛盾的显现,已经越来越需要直面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问题,从而破解当前普通高中改革与发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