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5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过年真好     
过年啦,我兴奋得好几天睡不好觉。 年三十晚上,婶婶准备好了一大桌丰盛的饭菜。不过,我和哥哥对吃饭可没兴趣,我们两个“小炮迷”迫不及待地催着“老炮迷”爷爷去放炮。爷爷放二踢脚和鞭炮,我和哥哥放小花炮。听着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相似文献   
12.
胡燕  王超  万群  李方方 《教师》2013,(17):8-9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成员或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对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而形成的实践活动。在思想政治的本质和基本矛盾的基点上对思想政治的范畴和规律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分析,对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化进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进而可以更好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3.
后印象派是西方较早的主观绘画,是现代艺术的起源。后印象主义对20世纪西方现代美术流派产生很大的影响。后印象主义绘画偏离了西方客观再现的艺术传统,启迪了两大现代主义艺术潮流。在艺术史上,后印象主义被称为西方现代艺术的起源。  相似文献   
14.
教育技术能力是对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技术水平是信息时代的要求。指出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技术水平的迫切性,在分析目前师范生的教育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培养和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自闭症儿童的家庭照顾者在长期照顾孩子的过程中,面对着来自内外环境的各种压力以及自闭症儿童本身的异质性与复杂性,当身处一些社交情境时经常会出现退缩回避现象,人格特质、社会歧视、个体情绪体验及认知偏差等各个因素都对自闭症儿童家庭照顾者的社交回避产生影响,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宽容接纳、家庭照顾者自我改变的决心计划,以及通过团体行为治疗修正的个体社交的错误认知都是减少自闭症儿童家庭照顾者社交回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教师了解并关心他们,能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不断进步,这是对教学临场感通俗的理解。不管是传统教学还是在线教学都需要教学临场感。不同的是,传统教育是面对面交流,一旦教师进入课堂,不管有没有互动或者互动的性质如何,都会马上建立起教学临场感。相反,’在线教师则必须积极地参与到课程中,否则学生会认为教师不在现场。本文探讨在线学习环境中教学临场感的建立与评价。  相似文献   
17.
民愤对刑事司法领域的渗透和影响是当前我国刑事司法领域令人困惑的难题之一,那么如何在坚持法治原则的前提下,在坚持罪刑法定的基础上,关注民愤但又不为其所染,已成为摆在司法实务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探讨美声唱法之科学依据的角度,提出在学习声乐过程中应用科学的方法学习歌唱。本文以理论联系实际、归纳论证为主要的写作手法,以人体生理学、发声学为基础,由表及里、横纵结合地阐述笔者的观点。本文的正文先从纵向上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进行梳理与分析,归纳已有的现状及问题;再进一步结合理论提出横向上"科学性"的体现,将本课题的研究层面提升一个高度,使之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核心资源,隐性知识是组织创造价值的源泉。文章设计了一套隐性知识外显案例的多案例诱导型适配方法,对知识用户提供过程辅助,以此提高组织隐性知识的应用效益。[方法/过程]采用熵权法确定案例条件方面权重,利用向量相似度算法计算待解问题与案例库中既有历史案例之间的视图相似度,从而确定待解问题的多案例适配集;针对适配案例集中存在的冗余方面不利于挖掘出案例条件空间对决策空间的决定关系问题,采用遗传算法简化待解问题的适配案例集,并基于简化的适配案例集,利用C4. 5决策树算法求解待解问题诱导型适配的解轨迹。[结果/结论]算例表明,与业内既有适配方法相比,文章提出的多案例诱导型适配方法合理、有效,具有相对优势。  相似文献   
20.
李方方 《大观周刊》2011,(33):21-21
鲁迅的《狂人日记》揭示了“家”的“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的地狱般的惨苦状态,鲁迅为家族的吃人和没落,为没有可以诗意地栖居的精神家园而深感痛苦和绝望,表现出了极度深广的忧愤和焦虑,这种家族文化一直贯穿于小说的始终。本文正是要详细解读《狂人日记》中的家族文化,揭示鲁迅对传统家庭制度的最全面最彻底的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