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7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摘要:为探讨不连续创新对科技创业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提出了不连续创新导向和创业绩效的结构模型并运用176家科技创业企业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科技创业企业绩效受到不连续创新导向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企业能力是其间接影响的中介变量,不确定性对不连续创新导向与企业能力、企业能力与创业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存在正向调节效应。研究表明科技创业企业应在高不确定性条件下采取不连续创新导向的战略以提升创业绩效。  相似文献   
62.
作为全球新兴经济体——金砖国家,拥有能源消费大国、能源生产大国乃至人口增长大国,二氧化碳排放与减排前景不容乐观,如何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脱钩、实现国家绿色增长及发展的可持续目标关乎着全球二氧化碳减排的共同命运。在Tapio脱钩理论指导下,强调国家绿色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脱钩的潜力问题,首先,构建金砖国家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并对2000-2015年间金砖五国绿色增长水平进行科学、系统测度;在此基础上,计算金砖五国2000-2015年间二氧化碳排放的脱钩弹性;最后,结合绿色增长评价水平,计算得到金砖五国的二氧化碳排放的脱钩潜力水平,提出了提升金砖五国二氧化碳排放脱钩潜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3.
在对国内外有关于绿色增长评价体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构造绿色增长六大准则层,设置评价指标,运用相关性分析与粗糙集相集成的指标约简方法,萃取出绿色增长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熵-TOPSIS方法对中国2002—2015年绿色增长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并相应地提出中国未来绿色增长之路的前进方向和发展侧重点。  相似文献   
64.
选取13个沿海开放城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DEA-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解方法对其2007—2016年的绿色增长效率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沿海城市绿色增长效率仍存在提升空间,经济发展规模、能源消耗水平及技术进步对绿色增长效率存在影响。据此提出在各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考虑地区差异,调整能源消耗结构,促进技术进步,减少环境污染,以政策辅助提高沿海城市绿色增长效率。  相似文献   
65.
"绿色转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下,为实现绿色发展而提出来的经济转型发展新主张。本文以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作为空间观测单元,基于相关研究构建省域绿色转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2007—2016年中国省域绿色转型能力的空间关系格局及其演变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省域绿色转型能力空间关系格局稳定,绿色转型能力的高、低分异明显,"高地"区扩大,"低谷"区稳定但所占比例较大。未来将出现东部"高地"突出、中部逐渐追赶,而东北及西部持续凹陷的空间格局。如何打破东北及西部地区的弱集聚格局是优化绿色转型能力空间关系格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66.
污染控制下导向性技术创新对绿色增长的影响机理的明晰可为全球的不同经济体推行新的、更可持续的绿色增长改革提供参考。本文在重构导向性技术创新的区分形式、重建非可再生资源与导向性技术创新之间的内生化形式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可充分体现绿色增长的"包容性"、"可持续性"和"均衡性"特征的目标函数和可能性约束的非线性最优控制模型,通过对问题在无限时域上稳态的解析解的求解和数值仿真可得:绿色增长关键的动力来源是技术创新,应为其准备资本空间;非可再生资源并非绿色增长必要的动力要素;相比生产技术创新,环境政策的实施中更应重视对减排技术创新的引导。  相似文献   
67.
企业在职培训的人力资本分析及其投资决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贝克尔用传统的微观均衡分析方法建立了人力资本投资均衡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企业的在职培训投资决策,论文在对贝克尔的两个假设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的社会属性和组织属性的视角,研究企业基于人力资本的在职培训投资,增加员工忠诚度和员工流失成本两个变量,为企业在职培训投资决策提供可借鉴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8.
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的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技术转移过程中,技术转移效果的关键在于隐性知识的转化程度,由于隐性知识特性、技术转移方式、技术转移双方主客观等因素的存在,为隐性知识转化造成了障碍。本文针对这些障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克服这些障碍的对策。  相似文献   
69.
首先通过对逆向物流系统复杂性的描述,从成本分析的视角提出了逆向配送模型设计的假设并建立模型。通过模型的设计及对物流系统的整体优化,可以实现逆向配送过程中的总成本最小化,同时节约了资源,减少了对环境的压力。进一步通过应用分析初步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了逆向物流中的点位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实际适当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70.
代理理论起源于企业内部的"黑匣子"问题,是公司治理研究的重要领域,旨在研究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的情境下如何实现代理人效用的最大化。迄今为止,学界对代理理论的内涵和结构已经有了较完整的认识,其中对代理成本的界定、代理效率的界定及其计量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文章回顾了代理理论产生和发展的主要文献,通过梳理、归纳其中的脉络,对代理理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