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04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大学实现创新的基本条件包括如政府关系、财政、信息通讯技术和质量保障等,卓越的研究和教学成果生产也有其自身特征。本文对反映全球性知识市场竞争的新知识生产模式给予特别关注;探讨了创新型大学组织的关键特征,如项目组织和按需及时提供服务的生产;总结了创新型大学的成功标准。  相似文献   
32.
医学院校生物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全国年产值过亿元的生物技术企业已蓬勃发展起来,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对生物技术人才仍有极大需求,具有中医药背景的生物类专业人才培养是生物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结合实际对中医药背景生物类专业需求、现状和在该类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经验体会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3.
34.
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那么,关系到整个国家前途,影响整个民族精神风貌的师德建设在提高教师素质中的地位怎样呢?  相似文献   
35.
目前,学校的教学过程一般按照如下方式进行:教师利用课本、语言(包括音响设备)、板书、图象(包括电影、录象、投影设备)、实际操作(包括各种演示实验)向学生输送信息,学生通过眼、耳、手以及其他感官获取这些信息;学生在接受处理这些信息的同时,又自觉地把对这些信息的接收程度、处理办法等输回给教师,并对以后教学发生影响,这种过程就是教学信息的反馈。下面我们来讨论教学信息反馈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6.
学无止境     
这天是美国东部一所大学期终考试的最后一天。在一幢楼的台阶上,一群工程学高年级的学生挤成一团,正在讨论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自信,这是他们参加毕业典礼和工作之前的最后一次测验了。  相似文献   
37.
远程教育自从芝加哥大学十九世纪90年代开始提供继续教育课程以来的百年曲折历史中,使用了很多的技术。其中最旱的形式——文字教材,至今仍然为发展中国家所青睐,尽管计算机为基础的在线教育日益得到普及。西方国家在线教育惊人的发展表明,即使在发展中国家它也会很快为其自身掘出一块地盘——至少城市地区是如此。由此看来,在线教育应是值得受关注的一个领域。  相似文献   
38.
醇分为伯、仲、叔三种类型,根据教材介绍,伯、仲醇具有还原性,可使强氧化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颜色消失,此法用于区分伯仲醇和叔醇,但在学生实验过程中,出现两种异常现象,一是颜色不褪;二是颜色全褪。为此我们组织学生重新设计实验,对醇氧化反应条件进行了新的探索,实验结果表明:在醇过量和氧化剂浓度一定时,氧化剂选择、反应液温度和酸度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9.
对科举制度废除一百年的纪念,提供给我们一个更深入认识科举制度和更有效推进社会改革的契机。笔者指出,分析和评价科举废除的成败得失,前提是应紧密联系科举考试走过的历史轨迹,从更长时段、更大范围透视科举考试的本质与特征。其次,科举废除这一事件提示我们应关注社会改革中的心理建设和观念整合。笔者主张,对现有制度的任何重大的改革必须有全局性思维和长远眼光,综合考量改革的成本与代价,积极寻找更有效的替代性方案,这是科举制度废除提供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40.
陈兴德 《上海教育》2009,(15):76-77
【主要贡献和实践】 1978年潘懋元创办并主持了全国第一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室;1981年开始招收中国第一批高等教育学硕士生;1984年教育部将该室改所并下达编制,潘懋元教授被任命为所长;1986年该所被评为博士学位授予点,潘懋元教授被评为中国第一位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生导师,并开始招收第一批高等教育学博士生;1991年他被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并获得国务院特别津贴;1999年,英国Hull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土学位:2001年,他坚持数十年的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成果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