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5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81.
论反思性教育实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反思性教育实践是教育主体从教育问题出发通过假说与实验等自觉调节自己的教育思想与行为不断提升教育实践合理性使自己获得更大幸福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观察分析、理论重构与主动实验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它与常规性教育实践对立统一,动态平衡。一方面,它为常规性教育实践注入活力,帮助其优化目的与行为,使之由量变到质变进入新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它借助常规性教育实践提供的舞台,验证并积累自己的创造行为所产生的价值。反思性教育实践在与常规性教育实践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并不是完全独立的教育实践形态。  相似文献   
82.
说“理解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理解教育是消除误解增进理解使教师与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从百获得较好发展的过程,其主要特点在于:一是相互理解与自我理解结合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二是突出“德行”,以培养学生善解人意的素质为基础,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使学生在做人与为学上齐头并进。三是将认知与感情贯穿全部教育过程,使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感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四是把理解作为教育目的之一,使通过理解而教和为理解而教融为一体。五是成批转化因误解造成的后进生,形成“后进生大步前进,优秀生更优”的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83.
"教改"成功并不难——以自然分材教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改革就是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自然分材教学的基本理想就是要转化弱生,这是实践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难题.但只要我们有毅力,遵循教育的规律,通过不懈的实践探索,化规律为方法,并坚持实干,则难者亦易矣.  相似文献   
84.
熊川武  江玲 《教育研究》2013,(12):25-31
学生自主性既有人类自主性的共同本质又有特殊属性。在结构与层次、独立与关联、内隐与外显、目的与工具诸维度,它与人类自主性并无二致。就特殊性而言,学生自主性是行动者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发展的既联系又独立于他主性的情智行素养,具有情智行发展不均衡、寓于活动可塑性强、内外作用他主居重、利大弊小价值内蕴四个主要属性。  相似文献   
85.
高校“激励”论熊川武(华东师范大学)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奔涌而来的时候,高校(高等院校)既赢得了“弄潮”的机遇,又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挑战主要落脚在师资队伍的稳定与教职工积极性的涨落上。因此,如何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不断增强高校活力...  相似文献   
86.
大学理论工作者与中小学师生(以下简称师生)进行合作研究(以下简称合作研究),[1]几乎有说不完的理由与裨益。然而,这是一条不无坎坷与曲折的道路。许多合作者常  相似文献   
87.
“理解教育”的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误解”是导致学生后进的基本原因之一。事实上,家庭误解、社会误解和教育误解葬送了一些青少年的聪明才智与青春年华。理解教育的目标正是为消除这些误解。  相似文献   
88.
教师全面敬业是量性敬业与质性敬业的统一.它改变了教师敬业的元素,使之由往昔的单纯的道德要求发展成价值追求与科学方法统一的范畴.它在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能力的协调发展过程中彰显了自身的价值.实现教师的全面敬业涉及许多内容,其中,认识量性敬业、理解质性敬业,并在此基础上将这两种敬业形式结合起来是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89.
中国教育学半个世纪的学术历程 ,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建国初期至六十年代中期 ,“兴无灭资是主流”。教育学传播活动较多 ,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活动较少 ;学术主体大多处于适应与“蓄锐”阶段 ,学术的创新性尚未充分彰显 ,但教育学人的反思意识比较强烈 ,有一定学术批判气候 ;学术的规范性略显淡化 ;与学术活动相应的结果是 ,引进原苏联的教育学较多 ,自己的著述较少。“文化革命”时期 ,不学无术是“正道”。教育学学术活动中止 ,科学意义上的教育学已不存在。打倒“四人帮”以来 ,再上征程兴学术。加速科学的中国的教育学建设成为教育学人的主要学术目的 ,教育学人久违的学术主体意识迅速复苏 ,排除干扰 ,敢于创新成为时尚 ;部分教育学人能主动反思教育学的弊端与自身学术行为的失范之处 ;学术规范性仍然存在问题 ,不遵守教育学游戏规则的现象比较严重 ;学术成果出现前所未有的丰富景象 ,但数量与质量之间的反差较大  相似文献   
90.
减负是兴学、利民、强国的人才大计。全面激发师生合理自主性是减负的关键。就教师而言,作为减负的策划主体,要坚定减负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率的信念;加强减负策略的可操作性和多元性;从学生实际出发,选编符合6090的练习册。就学生而言,作为减负的执行主体,要自我反思,确立合理限度;先评后动,适度取舍;迎难而上,积极寻找方法;巧用时间,力补素养短板。减负的主阵地在课堂。坚持学生问题导向,大力改革“过度讲授”的教学,有望变被动减负为主动减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