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6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应用信息生态环境理论,阐述了政务信息生态环境的内涵,探讨了我国政务信息生态环境的构成及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政务信息生态环境中的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我国现阶段培育政务信息生态环境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社交媒体的广泛运用对用户隐私素养水平提出新挑战,为科学测量用户隐私素养、发现现存问题并开展针对性教育,亟需构建一套系统可量化和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文章通过三级编码方法,从已有研究中提取社交媒体用户隐私素养初始评价指标,借助德尔菲法进行指标修正,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由隐私意识、隐私知识、隐私边界管理能力、隐私风险管理能力、隐私道德与法律5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指标权重分析结果,提出了社交媒体用户隐私素养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个人云存储拥有广泛用户群体,为揭示用户特征对其使用个人云存储感知和意愿的影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将用户特征视为控制变量,将用户使用感知和意愿作为因变量,分析用户特征对个人云存储使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使用感知和意愿影响较多的因素依次是个人云存储使用频次、个人云存储使用年限、个人云存储使用情境和用户是否具有计算机专业背景,其中个人云存储使用频次对所有因变量都有显著影响;而人口统计学特征总体来说影响不大,其中年龄和职业对所有的因变量影响都不显著。在因变量中,受个体特征影响最大的变量是感知易用性,分别受到性别、是否具有计算机专业背景、个人云存储使用年限、频次和情景的影响,其次受用户特征影响的因变量是感知有用性、感知信任和使用意愿。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文献数量分布、采纳主体、采纳客体、关注因素、理论与模型应用、研究结论等方面,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外文数据库中云计算采纳行为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应重视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云计算采纳行为研究,以促进他们应用云计算技术;个人层面的云计算采纳行为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主题;需要构建符合云计算技术特征的实证模型;需要结合应用情境分析云计算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云计算的安全、隐私、信任将成为本领域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云计算采纳行为研究现状的分析,为我国该领域的研究提供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王建亚  韩倩 《大众科技》2012,(8):254-255
河北省政府十二五规划将文化产业发展成支柱性产业,电子商务是当今发展最快的商务形式,文化产业经营适合采用电子商务形式.在深入调查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河北省文化产业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使用电子商务促进河北省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培养学生文本的概括能力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有很大的帮助。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理清文本线索,紧扣文本中心,并依据不同的文本体裁来概括文本,从而发展他们的文本概括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从大数据的概念及对信息管理工作的影响出发,分析了大数据为档案工作带来的机遇,包括解决信息化"胀库"、推动普及社会档案观等,提出了档案工作从数字化到数据化、从信息共享到信息价值共享两大发展趋势,并总结其为档案工作带来数据挖掘环节的嵌入、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合理的建设投入三个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泰州市广播电视台调频发射系统综合性改造的情况,并对双工器改造为三工器的原理进行了着重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王建亚 《小学生》2012,(8):45-45
课程源于生恬,生活是第一位的。《品德与生活》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既不是神谕,也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