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篇
教育   131篇
科学研究   97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王景 《继续教育研究》2008,(12):175-177
作为一种质的研究形式,教育叙事研究受到很多不同思潮、理论和方法的影响,具有多重面相和多种焦点的特色。现象学、解释学以及后现代理论、文学中的叙事学理论、现代知识论等为教育叙事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42.
书院教育对现代继续教育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是我国古代教育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产物,它强调讲学自由、注重学术研讨,推崇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和“会讲”式的教育模式,具有因材施教、入学自由、择师自主等特点,在机构及课程设置、学规及经费管理和教学形式上逐步形成了有利于教学与学术并重的组织模式.对我国现代继续教育教学尤其是自考教学点的兴办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43.
本文首先介绍了关联规则模型和数据挖掘方法,并结合模糊集理论,给出了医疗数据库中语义关联规则的模型和提取算法。  相似文献   
244.
一个学术上有突出成就的大学教授,不仅仅因为其学术上的建树,更因为其高尚的人格、无私的奉献精神,感动着人们、激励着人们,被称为“一个有崇高理想的知识分子”。这就是本文的主人公秦裕琨院士。他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勤奋工作,为广大学生所敬爱;他成功进行产学研用的结合,将科  相似文献   
245.
电力是一种应用面广、使用方便的能源。合理、有效地用电、节约电,在整个节能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设计时合理选择方案,合理选用用电设备及加强其它节电措施,对节约电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46.
“杀手锏,锻铸数十年。巩固长城杀霸气,中华强盛缚敌顽。不可放南山。”(《望江南·杀手锏》)人生无定数,时势造英雄。五十年来,中国战略导弹部队的骄子们用睿眸冷隽扫瞄广阔无垠的天穹,立志扬我国军威的强烈使命感在血脉里奔突燃烧。今天从昨天走来,但是,历史决不是伴随着大自  相似文献   
247.
王景 《职业圈》2014,(30):81-81
基层干部直接与群众打交道,他们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首先要做的是,用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头脑。  相似文献   
248.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加速了国际权力分配格局的重组。为了避免技术垄断地位遭到冲击,美国积极塑造嵌入美式价值观的全球数字规则体系,并着力修复和稳固与盟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以重建数字霸权体系。由于高质量的数字人才队伍是巩固全球数字规则领导权的有力抓手,所以美国将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战略全局的重要一环,明确了加快数字人才培养、弥合数字使用鸿沟、助力国家战略实施的教育使命。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美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夯实数字底座,提升教师数字胜任力以打通数字动脉,增强学生数字素养以释放数字活力,以此助力其数字化战略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249.
教学手段的发展和教学方法体系的丰富,是培养新时代高科技人才的必要途径。将虚拟仿真教学结合交互式教学模式,经过在“电器可靠性技术”课程中的实践,证明其具有很强的优越性。分析了交互式模式下虚拟仿真教学的构成要素,重点探索了其交互设置的合理性、教师引导的高效性、评价体系的全面性等理论基础,研究了其在课程实践中的核心优势和特征。交互式虚拟仿真教学模式的实现是电器可靠性学科实验教学的极大拓展,对“电器可靠性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50.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振兴的主要力量。当前,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乡村学校主要依托城区学校名师工作室,以主体驱动和内容驱动为途径培养乡村骨干教师。这种方式培养的骨干教师回到乡村学校后,难以扎根乡土持续自主地生长,对乡村教育振兴的助力有限。在乡村振兴现实背景下,应通过鼓励优秀师范生返乡执教、邀请退休名师定期驻点指导、鼓励乡村学校挖掘特色乡土资源等路径,实现乡村骨干教师的“在地化”培养,为乡村教育振兴赋予内驱力,以教育振兴推动乡村振兴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