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9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59篇
教育   5112篇
科学研究   831篇
各国文化   15篇
体育   382篇
综合类   152篇
文化理论   44篇
信息传播   745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437篇
  2013年   360篇
  2012年   409篇
  2011年   463篇
  2010年   430篇
  2009年   422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426篇
  2006年   380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342篇
  2003年   289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206篇
  2000年   225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125篇
  1994年   101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01.
著——表明该书由署名者根据本人对某一课题的研究而写成,或依据本人在某方面积累的素材而创作的。编——表明该书是由署名者汇集若干资料或作品而成。  相似文献   
102.
我国以往对教师需要的研究比较侧重于理论层次,主要是从教育学、心理学视角来进行的,着重点在于城市中的教师。我们要对以往教师需要的研究进行反思,以期新的相关研究在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重点、研究内容诸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03.
从知识的分类谈生物学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帮裕 《学科教育》2004,(3):46-48,F003
当代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把人类的知识分成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这两类知识在人脑中的表征和贮存方式是不一样的。因此,获得的方式也不同。生物学教学内容如何根据这两类知识进行教学设计,提高学与教的有效性,是现代教学设计技术的基本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04.
冒国华 《班主任》2001,(10):31-31
要使学生成为创造型人才,重要的一点是营造创造型的班级环境.如何营造创造型的班级环境呢?笔者结合自身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谈谈这方面的点滴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5.
为了向国内外从事和关心茅盾研究的读者介绍我国及国外的茅盾研究学者的简历,本刊约请了部分中国和日本的茅盾研究学会会员提供了自己的简历,现发表出来。今后还将介绍其他的茅盾研究学者。  相似文献   
106.
肖秀珍 《学苑教育》2019,(10):32-32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阅读与写作的协调教学工作,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教师要树立起读写不分家,教学两不误的观点。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同时还需要开展相应的随笔教学,让学生有一定的感知,阅读基础上积累写作技巧,以课本为轴心开展阅读随笔训练。基于此,本文对读写不分家,教学两不误——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开展"随文练笔"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争取能够达到更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7.
太极推手运动员的专项耐力训练,应根据运动员专项耐力的供能特点及发展方向进行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训练,控制好实战耐力训练强度和负荷刺激度,有效地提高推手运动员的专项耐力.  相似文献   
108.
109.
生物学概念是构成认知结构的基础,是重要的学习结果.在教学中,教师深刻地理解概念的学习方式,有利于促进概念的学习,促使学生有效地构建概念知识体系,提升运用概念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0.
安徽地方志的修撰在南宋获得迅速发展和兴盛,史载就有数十种,传世名志也不少,如罗愿的《新安志》、祝穆的《方舆胜览》、程大昌的《雍录》以及李寿鹏补刻的《吴群志》等。这些方志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1.区域分布较为集中,皖南成就居多;2.改革方志的传统体例、内容,兼载自然和人文;3.数量可观,类型齐全。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主要是当时安徽,尤其皖南的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