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0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57篇
教育   2705篇
科学研究   824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398篇
综合类   291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58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417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328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通过搜集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的学费标准,获得样本,利用一元线性回归统计模型,对人均GDP与学费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给出x0,即可求出y0及其对应的置信区间。  相似文献   
132.
数学的发现与数学的论证是数学的两大重要内容,如果没有数学的发现则论证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没有论证,命题的真假就不得而知,则发现就失去了意义。阐述了几何学中的升维类比与发现,一是命题的发现,二是论证的思想方法的发现。  相似文献   
133.
多次、反复、随意发回重审问题一直是中国司法审判中存在的问题,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出台增加了需要发回重审的刑事案件的数量,包括:二审法院对排除非法证据的请求不予理睬应当发回重审;二审法院对排除非法证据的请求不置可否,而实际上会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为由发回重审;一审法院没有支持排除非法证据的请求,而二审法院认为应当排除的,取证行为严重侵害被追诉人宪法权利的情况下,应发回重审;一审法院支持排除非法证据的请求,而二审法院认为不应当排除的,一审法院没有对证据进行质证的情况下,案件应发回重审。对此,检察机关应当建立检察机关内部、外部的联动沟通机制,强化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责,加强对公安机关侦查程序合法性的监督以及法院可能滥用发回重审裁量权的监督。  相似文献   
134.
现代汉语介词是一种具有配价能力和配价要求的特殊虚词。与动词配价结构相比,介词的配价结构在句法上具有非独立性,在语义上具有非自足性,是句子深层中的次谓语。介词的配价成分在数量上一般是两个,通常表现为句子的主语和介词的宾语,其中后项配位倾向于由时间、地点、工具等非核心语义角色充当。  相似文献   
135.
随着独立学院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教务管理工作也日趋复杂,如何实现教务管理模式又快又好地转型,从而支持和保障教学工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试将隐性知识管理运用于独立学院教务管理中,通过设计合适的管理平台充分利用教务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隐性资源,切实提高独立学院的教务管理水平,以期为独立学院教务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一个全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6.
推进重大科技决策制度化,是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然而,对于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而言,面对一个更加不确定的风险社会,建构科学与决策的关系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与蔓延,是一堂生动的风险社会启蒙课。在疫情中,关于科学与决策关系的讨论,特别是英国"群体免疫"决策引发的质疑和争议,揭示出风险社会中的循证困境。文章从追溯科学与决策关系的模式及其演进出发,梳理循证决策的路径和机制,提出以反思科学和纾解循证困境为基础建构科学决策的协同模式,并分析了该模式嵌入我国建设现代国家治理体系全局的具体任务和要求。  相似文献   
137.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践,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对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独特的创新精神是推动一个人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对于艺术设计行业而言,创新是成为一个合格的设计师必须要拥有的能力。本文基于当前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情况,结合艺术设计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对艺术设计创新人才教育的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8.
当前,国家对大学本科的教育愈发重视,提出了多种教改方案。面对“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形势,文章分析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科研思路与方法”新型教学模式的优势以及如何高效率地构建。通过教师、学生、互联网三者协调配合以及师生的线上互动交流和讨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增加了教学趣味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9.
Atomic clocks with cold atoms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field of fundamental physics as well as primary frequency standards. Operating such cold atom clocks in space paves the way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in fundamental physics, for example dark matter and general relativity. We developed a space cold atom clock (SCAC), which was launched into orbit with the Space Lab TG-2 in 2016. Before it deorbited with TG-2 in 2019, the SCAC had been working continuously for almost 3 years. During the period in orbit, many scientific experiments and engineering tests were performed. In this article, we summarize the principle, development and in-orbit results. These works provide the basis for construction of a space-borne time-frequency system in deep space.  相似文献   
140.
Known as the ‘third polar regi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represents one of the harshest highland environments in the world and yet a number of organisms thrive there. Previous studies of birds, animals and humans have focused on well-differentiated populations in later stages of phenotypic divergence. The adaptive processes during the initial phase of highland adaptation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We studied a human commensal, the Eurasian Tree Sparrow, which has followed human agriculture to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Despite strong phenotypic differentiation at multiple levels, in particular in muscle-related phenotypes, highland and lowland populations show shallow genomic divergence and the colonization event occurred within the past few thousand years. In a one-month acclimation experiment investigating phenotypic plasticity, we exposed adult lowland tree sparrows to a hypoxic environment and did not observe muscle changes. Through population genetic analyses, we identified a signature of polygenic adaptation, whereby shifts in allele frequencies are spread across multiple loci, many of which are associated with muscle-related processes. Our results reveal a case of positive selection in which polygenic adaptation appears to drive rapid phenotypic evolution, shedding light on early stages of adaptive evolution to a nove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