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1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桡腕关节运动的生物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X线摄片测量,并运用STK录像分析系统对挠腕关节掌屈、背屈、内收、外展的最大运动幅度及参与运动的各肌肉的肌肉长度、力臂变化值进行了定量的测量分析,揭示了桡院关节运动外部表现与内部作用的生物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32.
肌肉力学特性研究进展及其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慧炬 《体育科学》2003,23(3):129-134,F003
对肌肉的力学特性研究工作中有关肌肉本体力学模型、肌力与肌肉形态指标、肌肉力学特性与生物信号(肌电)以及数学一力学模型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和评价。提出了4个研究领域中亟待解决的9个问题。  相似文献   
33.
一、前言我国跳远项目近几年来一直称雄亚洲,逐渐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总的趋势这几年来男子跳远成绩一直在8米附近徘徊,同世界最好的成绩具有一定的差距。其原因何在?本文试图通过我国优秀男子跳远选手(第六届全运会前三名)与世界同类选手(世界第一届青年田径锦标赛)在比赛中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进行分析比较,阐述我国优秀跳远选手的动作结构,以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供我国男子选手在训练中借鉴,以期提高运动成绩,打破目前一直徘徊不前的  相似文献   
34.
运动训练究其生物控制论实质是在一个瞬间或一段时间内局部地或全部地截断人体运动行为控制网络系统的反馈通道,然后,在发挥出超常运动行为能力的新条件下重新接续或重新建立反馈控制通道的过程。训练是一个多次重复的过程,这就给了人体系统以足够的时间进行其自繁殖、自组织过程,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把基础运动能力全面地提高一个等级,即建立新的体内环境稳态,使新的反馈控制链被接续起来以后再度保持适当的信息转移函数,从而保证新的动作稳定性。从理论分析出发,我们应用对于神经-肌肉反射环施行直接电刺激的技术方法在具有一定业余运动训练史的体育系学生中进行了两个阶段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关于电刺激物插入人体运动行为控制链的方式、路径以及电刺激物本身的波形、强度、频率、调制方式等方面特点的认识和关于电刺激所引起的阶跃响应与后效的观察结果,并对浙江省若干运动队专业队员进行电刺激辅助运动训练的实验验证,从而确认上述实验结果,以便在此基础上应用经过改造的电子生物反馈方法最终建立运动训练的外部电干预系统。  相似文献   
35.
神经肌肉电刺激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5名非专业运动员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试验,刺激电流波形为受3Hz调制的800Hz矩形正脉冲,分别采取肌肉刺激法(双极法)和神经刺激法(单极法),目的在于初步弄清神经—肌肉电刺激的技术步骤、刺激方式、刺激效果与受试者对不同方式电刺激的适应性。二周半试验结果表明,受试者肌力和肌肉生理横断面较试验前均有一定程发的增大,主观感觉良好,与运动训练相比,身体能量消耗较少。  相似文献   
36.
人体运动行为的系统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体运动行为系统特征出发,初步构建了人体运动行为系统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进一步提出了人体行为系统研究应遵循的三个原则以及涵盖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37.
运用实验物理学和理论物理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电刺激发展肌肉力量的物理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在操作技术、受试者的主观感觉上均显著优于肌肉直接电刺激(MES)。2)肌肉力量素质的增长与刺激源的物理特性密切相关,理论和实践均证明:矩形波是发展肌肉力量素质的最佳波形。3)神经肌肉电刺激旨在发展肌肉功能群而非单一肌肉的力量素质,因而能较好地满足肌群协调能力的发展。4)研制的NMES-168型电刺激力量训练器在结构和功能上更适合运动训练,被鉴定为:“处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38.
人体膝关节复杠杆模型的修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慧炬 《体育科学》2000,20(2):88-90
对Stacy提出的膝关节更杠杆模型进行了评价。指出了原模型的缺陷,并建立了修正后新的复杠杆模型。结果表明:膝关节更杠杆在膝伸且膝关节角较大时,起一定的作用,并非主要作用;在膝关节退让性工作时,可能起较主要作用;新模型更符合运动实践。  相似文献   
39.
运动生物力学学科体系的完备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资料综述的研究方法,把运动生物力学学科体系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并针对学科体系尚不完备,提出亟待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肌肉协调作用的定量机制;环节间力学量传递的定量机制;人体运动素质相互作用的定量机制。  相似文献   
40.
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划桨动作的运动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德国SIMI°Motion7.50运动分析系统对2007年世界锦标赛赛艇女子单人双桨运动员途中划技术进行二维录像解析,探讨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划桨动作的运动学特征。研究发现,一桨周期内,由于运动员身体前倾程度以及桨叶入水角度不一,运动员间以髋关节和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差异较大。运动员拉桨初期注重腿部推蹬,躯干不能过早伸展;拉桨后期要求躯干至上肢关节协调发力。回桨阶段运动员肩肘关节和躯干最大角速度几乎同时达到,上肢关节衔接技术要求较高,腿部处于放松状态,不参与发力。躯干在整个回桨过程中基本保持匀速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