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正在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广泛的影响。师范生作为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应当更多地了解大众文化,正确认识大众文化。我们从这一期起,约请中国作协会员、青年评论家、特级教师汪政开设“流行与格调”栏目,对行行色色的大众文化进行描述与分析。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启发,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42.
43.
学校是播撒希望的地方,是梦想起飞的地方,是可以看到或听到生命拔节的地方。学校,教育,最值得自豪的并不是建起了多少高楼,添置了多少设备,取得了多少高分,而在于身处其间的人是否拥有泼泼洒洒的生命,是否拥有真真切切的情感,是否拥有独立而旷达的思想,是否拥有向前向上、不断生长的力量。人,永远是学校教育最诗意的存在……  相似文献   
44.
物理实验离不开对物理量的测量.由于测量仪器、实验条件、测量方法以及人为因素的局限,测量是不可能无限精确的,测量结果与客观存在的真值之间总有一定的差异,也就是说总是存在着测量误差.测量误差的大小反映我们的认识与客观真实的接近程度.虽然实验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误差是应该且可以尽量减小的.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与控制,有助于对学生进行严密的科学思维和能力的训练,提高他们的实验素养.  相似文献   
45.
■二、推理能力的培养与训练1.运用科学的推理方法建立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从具体的事例和实验事实中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物理概念和定律,由所得概念和定律出发,进而研究有关的具体事物和物理现象,形成“个别→一般→个别”的物理教学原般→个别”的物理教学原则.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配合有助于这一原则的实现.在物理概念的教学中,通常可以运用“列举特例,引导观察,找出共性,归纳概括”的办法,例如,简谐运动概念的形成,在观察、研究弹簧振子振动情况基础上,找出共性,概括出简谐运动的概念———物体在与位移大小成正比、…  相似文献   
46.
电梯是实际生活中运用得非常广泛的运载工具,同时它也“运载”着很多的物理问题,如:电梯是怎样运动的?它遵循什么样的规律?我们,可以利用电梯进行什么测量?等等。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究。  相似文献   
47.
在冷轧生产线上,带钢边部的缺陷会直接影响冷轧薄板的轧制。为了提高边部缺陷的检测质量,提出一种将多尺度特征矢量和多层感知器(MLP)相结合的缺陷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高斯金字塔将带钢边部图像分解到多尺度空间,提取金字塔底三层图像的二维边缘幅度直方图特征和灰度特征构成多尺度特征矢量,最后使用MLP进行分类识别。结合工业现场采集到的带钢边部缺陷图像,采用该方法进行分类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8.
γ射线及其应用王高(江苏省阜宁师范学校,224400)γ射线是法国人维拉德在1900年研究镭的放射性时发现的.后来,卢瑟福与他人合作,测定了γ射线的性质和波长,确认γ射线是一种比X射线频率更高的电磁波;γ射线是高能光子,它的穿透力很强;能使乳胶感光;...  相似文献   
49.
从心理学角度讲,“逆反心理就是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所接受的阙限,使个体感官达到饱和而产生的一种厌恶体验”,也即在一定外界因素作用下,对某类事物产生厌恶反感情绪,做出与事物发展的常理背道而驰的举动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在差生中出现较为普遍,学生一且产生逆反心理,随之学习的消极态度和厌恶情绪便油然而生,有的甚至产生严重对立情绪。中师阶段,学生对物理的学习本来两极分化就严重,倘若差生再产生逆反心理,那就将极大影响物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0.
王高 《物理教学探讨》2006,24(17):40-41
电梯是实际生活中运用得非常广泛的运载工具。同时它也“运载”着很多的物理问题,如:电梯是怎样运动的?它遵循什么样的规律?我们可以利用电梯进行什么测量?等等。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究。1相对运动问题例1两个人沿着向上运动着的自动扶梯往下跑。第一个人的速度为u,第二个人的速度为nu。第一个人数出梯子有a级,第二个人数出梯子有b级,试计算梯子的实际级数N和自动扶梯向上运动的速度v。解法一设第一个人相对自动扶梯的速度为v+u,从上跑到下需用的时间为t1,而该人相对地的速度为u,从上跑到下需用的时间为t2,显然t1=t2。所以有v+au=uN。同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