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1篇
体育   207篇
综合类   3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黑龙江省乡镇居民体育锻炼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对黑龙江省51个乡镇居民体育搬炼现状的调查,事握了我省乡镇体育锻炼的特点和发展态势,并对今后农村群众体育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32.
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在理论上,充实了人们对竞技运动和大众体育的传统认识;在实践中,依据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剖析了大众体育发展的社会制约性。从而提出,现阶段中国应坚持侧重发展竞技运动,以此带动大众体育的方针。  相似文献   
233.
20世纪末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12年前后对全国6城市居民体育锻炼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我国群众体育发展诸多社会因素,概括了世纪之交我国群众体育发展趋势,并提出了4项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34.
论青奥会的创新、使命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奥委会与时俱进,创立了青少年奥林匹克运动,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增添了鲜活的生命力.青奥会基于青年,面向未来,以比赛的形式召集全世界优秀青少年,在青少年中开展奥林匹克价值观宣传和普及工作.青奥会肩负着教育青少年的历史使命,通过特色鲜明的文化与教育计划,着眼于青少年的健康与身、心、精神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奥林匹克精神本质的回归.作为国际奥委会的"创新产品",青奥会与奥运会互为补充和发展,在传媒关注、商业开发、文化差异以及项目设置上有其独特之处和极大的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文章建议青奥会应处理好四个关系:商业开发与社会公益的关系;精英比赛与青少年教育的关系;青奥会与其他各项奥运赛事的关系以及面向世界青年与少数国家垄断金牌的关系.  相似文献   
235.
社会体育专业教育的困惑与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期困扰着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和就业去向等体制机制问题,提出采取专才培养模式、确立健身指导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突出专业技能的课程体系和通过专业岗位解决就业去向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36.
小康社会演进中农村体育重点转移的轨迹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存在的关于农村体育发展战略重点的不同观点,分析了小康社会发展的分期和特征,考察了总体小康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阶段农村体育发展重点的确立和演变进程,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对未来我国农村体育发展战略重点和基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37.
60年新中国体育发展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0年,新中国,新体育,成就辉煌.群众体育蓬勃发展,人民体质不断增强;竞技体育名列世界前茅;体育产业迅速发展.我国体育发展的基本经验主要是: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政府对体育的管理职能;坚持以人为本,以增强人民体质为基点等.我国体育发展的战略机遇主要是:国民经济的增长为体育发展营造了广阔的空间等.我国体育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人均经济水平较低等初级阶段的国情制约着体育的全面发展等.我国体育应科学把握未来发展走向,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的体育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38.
田雨普 《体育科学》2008,28(3):12-15
根据多年的跟踪观察,发现小康社会市民体育出现了锻炼目的逐步多元化,项目选择趋向娱乐化,运动负荷偏向轻量化,活动时间比较随机化,运动消费呈现层次化,体育人口有所年轻化等特点.经过与美国市民体育的比较,发现在锻炼目的、项目选择、运动负荷、年龄构成、时间间隔和场地器材等方面,中、美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据此,在发展战略、社会责任和组织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39.
中西体育观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试图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来探讨中西体育观念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以期为将来研究中西体育奠定理论基础、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40.
市民体育社会分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阶层体系正日益成熟,社会不平等成为社会发展和研究的又一重大主题.在中国东南部城市社会中,市民体育的社会分层现象也已逐渐显现.而对此社会体育领域出现的新特征,我国体育社会学界在理论和研究实践中都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而笔者认为,无论是我国体育社会学理论的学科建设,还是社会体育的实践发展都迫切需要大量的研究.文章通过理论分析、文献、社会调查和比较研究等方法,以文化分析和理论阐述为重点,并配合地以长三角的江苏省南京市和浙江省杭州市为例搜集部分实证材料,试图对体育社会分层的理论与实践做出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