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4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阐述了新工科的内涵、机电学科的本科专业布局、大类招生与分流情况、大类培养模式改革的整体思路。以削减总学分、减少必修课程门数、增加跨专业选修课程门数、增加实践学分为指导思想,探索优化整合以大类平台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为重点的机电学科专业布局改革办法,提出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专业融合的本科生培养方案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42.
43.
郭戈 《新闻传播》2010,(6):82-82
民生新闻主持人的播音语言方式特点显著,本文结合地方台的特点,对民生新闻的语言特点进行了阐述,并对主持语言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44.
妇女教育的发展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妇女教育的发展和现状 (一)主要成就 任何一个社会,妇女受教育的程度总是与她们所处的社会地位相联系。在中国悠久文化教育传统的许多典籍中,也有关于女子教育的记载。但是,在信奉“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中,受教育是男性的特权,广大女性长期被排斥在学校教育大门之外。近代以后,中国女子学校教育有一定的发展,妇女界也开始觉悟,逐  相似文献   
45.
夸美纽斯是西方近代教育学的奠基人,也是系统探讨愉快教育的先行者,其《大教学论》标志着愉快教育思想的肇始。他从自然主义教育和幸福快乐理念出发,确立了愉快或快乐在教育学说、教育体制和教学法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愉快性的教学原则和课程组织以及教材编写要求,最早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愉快教育思想体系,由此使我们进一步领略到这位著名教育家的伟大之处。  相似文献   
46.
正面对名利物欲的充斥和精神家园的迷失,作为典型知识分子的教育者,理应率先自觉和醒悟,树立超凡脱俗的理想追求,养成纯粹理性的专业志趣。这既是教育园地志存高远的美好夙愿和应有之义,又是提升教育职业素养、领引社会风气的现实需要,还是推进作为国运基石的教育  相似文献   
47.
从事教育特有乐趣,作为人师别有趣味,乃圣人名家之人生体验,也为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的特性所决定。教育兴趣是教育者热爱教育事业、走向幸福快乐的重要源泉,又是有效教学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还是破解教师职业倦怠、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路径。具有持久高雅的教育兴趣,是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一项职业素养、精神境界和心理品质,应成...  相似文献   
48.
所有综合性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都离不开科学、合理的项目设置,适当的增设特色的比赛项目不仅为赛事本身,而且能为举办地留下宝贵的财富。本文立足于2012年农运会举办地,以及该区域群众体育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从社会学、体育学角度论证农运会增设特色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问题,对增设项目对农运会可持续性发展和促进南阳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期进行调研和分析,以期为2012年全国农运会的顺利筹办、举办提供参考,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
兴趣课程观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趣课程观是以儿童兴趣为取向、选择和组织课程教材的思想观点,它是西方近现代儿童中心理论和兴趣学说在课程领域中的反映和运用。其演进过程、编制原理和基本主张反映出课程、教学和教育理论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既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当前,如何在发展兴趣课程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兴趣课程论,是我国课程教学论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50.
教育家李廉方(李步青)是清末民初教科书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既是清末国外教材的引进者、使用者,又是民初新制教科书的编辑者、撰写者,还是早期国人自创课程教学法的实验者、开拓者。他编著的教科书和教师用书不局限于基础教育的诸多学科,还涉及师范教育的一些领域,对中国近代教科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