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篇
教育   96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通过邮件、电话、网络查询等方式,调研全国各大体育院校专题数据库建设情况.分析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82.
杨红英 《内江科技》2010,31(6):67-67,11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高雅的属性和适应人们追求时尚、关注健康需求的运动项目。本文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部分高校当前的羽毛球教学现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分析当前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3.
体育信息学学科体系是反映体育信息学的本质属性并在分析归类的基础上,对所有组成部分及其知识单元的系统化,从而确立的学科体系,是信息时代对体育信息学学科的归纳与总结.在网络化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建立完整的体育信息学学科体系,并探讨在体育信息国际化的形势下,国内体育信息的发展与国际接轨及体育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问题.  相似文献   
84.
加强道德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营造文明的社会风尚,而且有利于彰显中华民族的国际自信力,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吸引力和辐射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下,我们应以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契机,探求社会主义道德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即提升国民素质,培育健全的道德人格;重塑集体主义道德理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弘扬民族伦理精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凝练核心价值,构筑可持续的文化范式和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85.
杨红英 《精武》2013,(18):119-119,121
在我国的现代教育中,素质教育一直是我国最提倡的教育教学方式。实际上,在专业知识的教育教学方面,我国的教育成果是比较成功的。然而在人文教育方面,我国普遍存在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就无法满足现代教育要求了。这种现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就越显突出了。本文将结合排球的教学特点,详细阐述如何将人文教育有效地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86.
岭南地区有着丰富的民俗艺术资源,琳琅满目的民俗艺术整体上呈现出地域性、文化性和传承性等文化特征,同时具有认知、交往、信息、情感、美感等社会功能.对此应充分认识到其教育价值和意义,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多个角度切入,将岭南民俗艺术资源与教学相结合,实现其教育价值,同时也为岭南民俗艺术开辟出新的传承路径.  相似文献   
87.
体育院校图书馆作为体育文献资源中心和体育信息服务中心,是体育院校师生获取信息资源最主要的渠道,理应在体育院校防治学术不端行为、维护体育学术诚信中发挥作用。结合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开展体育文献检测服务的实践,分析了图书馆在体育院校学术诚信建设中的优势,进而探讨了图书馆如何拓展信息服务为防治体育院校学术不端和维护学术诚信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8.
基于“数字奥运”理念的体育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我国体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目前基于"数字奥运"理念之上,我国体育信息资源建设面临的挑战,最后着重提出了我国体育信息资源建设遇到的机遇,包括体育信息网络的发展;体育信息导航系统的发展;体育信息资源的共享;体育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89.
杨红英 《培训与研究》2010,27(3):120-122
羽毛球项目是高校学生选择较多的一个体育项目,为了使羽毛球教学更加适应学生的需求,适应时代的需求,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访谈法等调查方法,对羽毛球的教学过程进行剖析,提出了相关的教学意见,旨在不断完善羽毛球的教学过程,提高羽毛球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0.
北部湾地区的经济建设对本地区大学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外语要求。在这种形势下,本地区高校英语教育改革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阐述需求分析理论,然后在具体分析本地区专门用途英语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探讨了在EGP(大学英语)中融合ESP(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模式,以适应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