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6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晏阳初(1893—1990)终生从事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形成了完整的平民教育思想。这一思想对我国当今的成人教育特别是农村成教的实践,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晏阳初强调平民教育对改造国民性的作用,主张通过教育提高劳动人民的文化知识,提高人民的参政监政能力。...  相似文献   
12.
社区学院是农村教育的最佳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有近 80%的农村人口,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因素。对此农村教育应寻找新的突破口,以期更好更快地发展,实现与农村社会生产的融合。 一、农村经济的呼唤与农村教育的困惑 解决农业问题,应依靠科学技术,依靠人才,依靠农民科学文化、道德素质的整体提高。从我国农村现状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我国农民总体水平还不高,农村专业人才匮乏,农村庞大的剩余劳动力队伍需要转移、转岗,需要相应的技术教育和技术培训。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重在培养适切社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同时承担科学研发、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提升和社会教育等责任.高职院校主要通过学生的“全人”培养、教师的充分发展、学校的有效管理和责任文化的营造来实现社会责任,并通过学校综合化、多元化、开放化、国际化发展促进社会责任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14.
第一,科学教育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问题。对理工科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表明:毕业生的敬业精神、坚强意志、不怕艰苦是迅速成长的主要因素,面对现实、脚踏实地、“沉下去”的意识和涵养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他们强烈呼吁高校科学教育要在社会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知识方面多下功夫,并特别注意培养理工科学生的时代意识、主动获取精神财富的精神和心理承受能力。这充分说明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也是现实社会的要求。对理工科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和访谈表明,学生最大的压力是“学业”、“成绩”,传统的专…  相似文献   
15.
美国社区学院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山东省高等学校在推行"订单式"培养,破解就业难题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实践和探索。本文将其中的典型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深入分析推行"订单式"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在高等学校中推行"订单式"培养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要适应、切合社会、个人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提高高等教育的适切性,需要以多样化的形式,以动态的、多层次的高等教育适切性质量观来发展和评价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8.
论高等教育发展的“适切性”质量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要适应和切合社会、个人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提高高等教育的适切性,必须以多样化的形式,以动态的、多层次的高等教育适切性质量观来发展和评价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19.
论成人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以及对文化的传播起重要作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包括向乡镇企业、向城镇、向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转移,以及劳务输出等几种转移方式。现有的刘易斯理论、拉尼斯—费景汉理论和托达罗理论等劳动力转移理论可以理解为农业的“推力”和非农业的“拉力”理论。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质上是个体行为,个人因素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不了解劳动力个人的素质和心理要求,不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前期培训和素质准备工作,而实行主观性或强迫性转移,则会导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失败,进而出现诸多的社会问…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学的儿童心理发展专家雷特通过研究,提醒父母关心孩子的“同辈群体”关系。雷特指出,在儿童发展的早期阶段,从同辈群体发生的问题中,可预测儿童日后在人群中适应情形。他同时提醒父母在家庭中注意孩子的两种行为倾向: ①孩子在儿童的同辈群体中,是否经常表现得畏缩或被群体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