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1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以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有符合化学学科自身特点的科学探究内容来支撑。因此,探究式课程资源的开发,对课程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通过塞麦尔维斯产褥热病原的发现过程,结合大脑形成科学假说的逻辑操作,建构科学假说形成的逻辑操作模型。该模型操作步骤为,面对异常现象,科学家通过搜索和提取、类比和组合创造出与异常现象相似的经验或模型,借助相似经验现象的因果解释形成科学假说,再通过评价和选择得出最佳的科学假说。  相似文献   
23.
国外研究者分别探讨了小学教师科学教学效能感的测量、影响因素、来源及其转变,但这些研究多基于西方文化背景,由于测量工具单一而导致一些研究结论不一致。我国小学教师科学教学效能感的研究还是空白,因此,应基于我国的实情和文化环境进行一些开创性研究。本领域的一些研究难题也昭示了将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4.
为了探讨原有陈述性知识和溯因推理能力在学生科学假设形成中的作用,用单摆作为研究工具对49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学生不能利用已有陈述性知识提出相应的科学假设。即使用探究方式对学生进行单摆运动原理的教学,学生具备摆长影响单摆运动周期的陈述性知识,部分学生仍不能提出摆长影响单摆运动速度的科学假设。研究表明,科学假设的形成是陈述性知识和溯因推理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培养学生的科学假设能力,教师应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溯因推理技能。  相似文献   
25.
鸡蛋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鸡蛋在盐酸中沉浮现象与初中的碳酸盐、二氧化碳知识密切相连,又与物理的浮力知识相关,是探究性学习的好素材。我们根据http//www.pep.com.cn/200310/ca294297.htm(版权属于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的一个趣味实验:将一个鸡蛋放入稀盐酸中,鸡蛋立即下沉,一会儿又浮起,鸡蛋露出液面后,即又下  相似文献   
26.
许应华 《考试周刊》2007,(44):11-12
依据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化学探究式试题命题内容和方式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7.
通过设计两道试题来调查当前高中生提出假设个数能力的现状,结果表明,当前高中生提出假设个数的能力一般;在同一学段,学生提出假设个数的能力与其所处的年级无关;高中生提出假设个数的能力与学校所在区域、学校类型无关。对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8.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是江苏省首批四星级学校,同时也是“江苏省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样本校。从上学期90年代末期开始,学校在开设活动课、选修课的基础上尝试开发校本课程。2005年9月,江苏省整体进入新课程实验,学校在原先实践的基础上,进行选修Ⅱ序列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探索。本文结合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开发课程和教学计划的基本问题,将学校最近一段时间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操作探索以及问题解决总结如下,以期寻找更加明晰的校本课程实施途径,以促进教育同仁更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9.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过去,教师们常常认为备课就是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因此教师备课时只要处理好与教材的关系即可。这种处理单一关系的备课观显然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师应处理好哪几方面关系才能备好课呢?  相似文献   
30.
对科学探究能力的核心要素一猜想与假设能力的评价,从目前研究成果来看,还没有一个可操作的标准。PTA量表法为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我们通过对学生化学猜想与假设能力的理论和评价实践的研究,初步制定了学生化学猜想与假设能力PTA评价量表,并举例说明了该量表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