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02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497篇
教育   11093篇
科学研究   1792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567篇
综合类   1327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70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393篇
  2020年   328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174篇
  2015年   559篇
  2014年   825篇
  2013年   1039篇
  2012年   1115篇
  2011年   1355篇
  2010年   1319篇
  2009年   1278篇
  2008年   1244篇
  2007年   1269篇
  2006年   1200篇
  2005年   937篇
  2004年   730篇
  2003年   557篇
  2002年   515篇
  2001年   397篇
  2000年   25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3篇
  1970年   2篇
  1969年   2篇
  1841年   1篇
  1830年   2篇
  18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先进理念与有力技术的完美结合是缔造现代课堂典范形态的两大支撑点。当代高效课堂改革的内在线路之一是寻求一条高效课堂理念与现代技术文化之间更为完美的结合方式。技术是"形而上"的思想与"形而下"的工具组成的有机体,高效课堂理念在技术文化的技术思维、技术手段、技术工艺等层面都能找到相应的结合点。高效课堂理念技术化过程的实质是先进课改理念与技术文化全面融合的立体化过程,是先进课改理念借技术思维、技术手段、技术工艺来付诸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有三个关键环节:课改理念的精确化、课堂手段的现代化与教学过程的工艺化,构成了高效课改理念技术化的"三部曲"。如何在技术与艺术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努力实现理念与实践在技术条件中的完美耦合与整合匹配,是当代高效课堂改革的重要思路。这一平衡的实现需要重点解决三大平衡:有形模式与无形变革间的平衡、理念创新与技术配合间的平衡、学习环境与教学控制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992.
《民法典》第1232条在环境侵权领域首次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在保护环境私益的同时形成了对环境公法责任的有利补充。但结合实践案例来看,该制度当前在适用上仍存在请求权主体宽泛、举证责任规则不当、赔偿金额缺乏法定标准以及与公法责任冲突竞合等问题,在制度的规制完善上更应注重适用范围限缩、合理分配程序责任、建立法定赔偿标准及责任竞合下的顺位抵扣机制以实现其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993.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 This research study investigated conceptions about buoyancy held by 55 elementary preservice teachers enrolled in a science methods...  相似文献   
994.
995.
以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为例,问卷调查大三和大四两个年级师范生应对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学业规划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师范生的学业规划意识不强,学业规划实施不到位。师范专业在培养上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开展学业规划教育,加强专业知识教育以及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996.
积极学习类教学法是30年来欧美国家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中创造的一类主要教学方法,主要用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解决不想学、不爱学的问题。这类方法约有数十种之多,但目前文献中缺少有关介绍。系统介绍这类方法的原理、主要方法和使用要点之后,提出三点建议:高度注意方法背后的科学原理;把这类方法作为整体考虑;要结合中国大学教学实际情况。希望这些介绍和建议能帮助我国高校教师学习和使用积极学习类教学法来改进教学。  相似文献   
997.
石涛在中国绘画史上,可谓是最富创新精神的画家,不仅创造出独诣之妙的山水笔墨图式,更在于把宋人臻于“高古、神秘”和元人取向“清逸、士气”的山水风貌,引向了“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的美学境界。尤其是他旅居宣城十余年间,游尽江南名山大川,在自然里“写生揣意,运情摹景”“搜尽奇峰打草稿”,从而构筑其千姿百态、境界无限的山水之美。  相似文献   
998.
大量科技与社会问题的出现是催生跨学科产生、推动跨学科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以加拿大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为例对如何通过培养跨学科人才来解决这些问题予以了探讨。加拿大跨学科研究生培养主要有:个体化设计项目、跨学科学位项目、跨学科经验补充项目和非学位跨学科项目四种类型。虽然它们的组织规范程度略有差异,但都以项目或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意识、思维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应对科技与社会发展的重大挑战。加拿大跨学科研究生培养项目发展说明:在单一学科仍居高校统治与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建立新的机构或以项目制来推动跨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要比调整现有的学术组织、学术人员更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999.
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水平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我国高层次人才的流动规律。基于2004—2019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研究生人力资本集聚水平及时空演变特征进行探讨。分析发现:我国研究生人力资本分布呈现出“东高西低”的非均衡特征,且形成了“京津”、“江浙沪”两个核心聚集区;各省份之间研究生集聚现象明显,已经形成稳定的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其中位于低–低集聚区的省份占比超70%;各省份研究生集聚指数的差异随时间而缩减,但我国区域研究生集聚的时空演进并不活跃,仅有不足17%的省份存在时空跃迁。基于此,应推动各省份落实“育人”与“留人”两手抓,并通过培育研究生引力增长极,以点带面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研究生人力资本布局,以推进研究生人力资本的均衡化分布。  相似文献   
1000.
学习分组是协作学习活动设计的首要阶段。随着学习场所的快速变化、多模态交互过程复杂性的增加,采用传统的随机分组、教师指派或学生自我选择等方法进行协作学习分组的效率十分低下。研究提出基于智能技术构建自适应的协作学习小组。首先,阐述了学习分组的价值,即构建合理的协作学习环境、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公平;其次,总结了影响智能学习分组的因素,包括个体属性、小组学术与物理构成以及学习者与环境的交互;最后,描述了经典场景下智能学习分组的通用模型,并讨论了大数据背景下智能学习分组的前景与挑战。针对大数据驱动智能学习分组的稳定性问题,基于机器学习中的集成学习思想构建了大数据共识分组框架。此框架有望为人工智能促进未来规模化的个性化教育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