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信息传播   8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3 毫秒
31.
谈谈意境美     
有的青年业余写作者问:散文的意境应该怎样理解?又怎样在散文中创造美的意境呢? 以我平常阅读散文和写作散文的体会,写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供青年业余写作者参考。一,对于意境的理解从一些评论散文和诗词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关于意境的种种解释,一种把意境说得神秘玄妙,罗列一些古人的词句,并没有自己的明白的见解;一种把意境讲得含糊不清,让别人跟着他的文章到云雾中寻觅所谓“美的境界”;一种确实有明晰的见解,说得通俗易懂,其中也不乏体会之谈。意境与境界,本是一个意思。意,是主观的,主要指作者的思想境界,也即  相似文献   
32.
《落花生》是一篇既精短又有思想分量的散文。 文中的“我”,即作者许地山,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一件事,那个时候作者还是姊姊哥哥的弟弟。文字虽短,把全家五口人都写进去了,有爹爹、妈妈、姊姊、哥哥和“我”。 这篇散文的艺术特色是,几乎全篇都通过人物对话来完成的,颇具小说味道。文中三处写到了妈妈,头一处是提倡  相似文献   
33.
这里所说的“空白”手法,即是写抒情散文时如同绘画一样,留下引入想象的余地。“空白”似乎是“视而不见”的,可是绝不可看作是虚无与空洞。那么,“空白”是不是虚呢?是的,这个虚是艺术的藏境,虚中有“实”,这个“实”,即是由虚唤起读者对于实的联想,从一点想到许多,由近处想到遥远,从物联想到人,等等。这便是,作者在散文中用留下的“空白”,去触发读者的丰富联想,读者在读散文时,头脑里不断地有所补充,以达到  相似文献   
34.
这篇散文,无论从结构、从意境、从语言和从韵律方面看,作者是以诗的心境来写的。泰戈尔是印度的伟大诗人。也是世界文学巨匠,他的诗精短美妙又富有哲理。《库帕伊河》体现了他的诗的风格。 我们着重探讨这篇散文的语言特色。 首先是语言的亲切感。作者所描写的是一条自己熟悉的而又极其普通的河流,既没有可介绍的名胜古迹,也没有可穿插于文中的神话传说,更没有如江海一般的磅礴气势。所以写起来就要避免平淡无味。作者在描写时,把浓厚的感情灌注于朴素的语言,创造出艺术气氛,增强艺术效果,让读者始终浸  相似文献   
35.
《赤脚的孩子》是一篇优秀散文。作者是保加利亚的赫里斯多·斯米尔宁斯基(1895—1923)。本篇散文虽短,创造的意境生动,主题思想深刻,鲜明的形象和浓郁的感情颇具感染力。 我觉得可以作为一部短而精的影片欣赏,全文展现出三组小画面,也可以称之谓三组小镜头。 首先,在黄昏的路上出现了一些赤脚的孩子,拖  相似文献   
36.
散文《狗》,是日本当代作家丰田正子所作,写的是身边琐事,把日常见惯的与偶然碰到的事件联系在一起,组成了一篇颇有情致的散文。这里所讲的联系,绝不是不同事件的堆积,而是经过熟虑之后巧妙地结构在一起的。 全文有两个鲜明对照的描写。 第一个对照的描写:作者家居东京立川,是美军基地,“美国飞机的骚扰声没昼没夜地在头顶上像雷鸣似地飞扬跋扈”。作者去了一趟京都,只停留了三天,印象是:“那样的优美,那样的娴静”。于是,很留恋这座安闲舒适的城市。  相似文献   
37.
《相片》是孙犁于1947年写出的作品。新春正月,在家乡的年轻妻子都想给在前线的丈夫写信,有的还要寄一张相片。作者为这些年轻妇女代劳,自有深刻感受,那么要形成一篇散文,应该怎样写法呢?从本文的情节看,似乎极其平凡,然而作者从平凡的情节中,抓住了“一个远房嫂子”这一典型人物,以嫂  相似文献   
38.
本文不是谈专门的知识性散文,而是要谈谈在抒情散文中揉进的知识性。所以说是揉进的,是说写进散文的某些知识性的文字与整篇散文的立意,与前后段落的衔接都很得体:既从内容上丰富了散文,又不影响抒情性,既扩大了知识领域,又不破坏散文的整体美。可揉进的知识性是多方面的:地理的,风俗人情的,科技的,生产的,医药的,历史的,自然风物的,等等。从一定意义来讲,揉进散文中一点知识性,与散文中缺乏一点知识性,关系到一篇散文的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当然,这是在抒情散文写作过程中穿插进去的,而不需要系统地去写某一方面的知识。《盐乡杂信》(阿英)向读者介绍了“削盐”: “当太阳把盐已经完全晒到土面来了,盐民们便相约的去削盐。……他们的第一道手续是‘削灰’,所谓‘削灰’,是用‘削刀’,把浮面的一层土刮  相似文献   
39.
可以说《野草》是一篇讲道理的散文,不是直出直入地讲道理,而是运用了含蕴婉转的艺术手法;不是把道理枯燥地摆在读者面前,而是通过种子与小草的生动形象揭示出来;不是让读者看过之后就丢开,而是让读者看过之后去思考,觉得文中所包含的道理深刻。这就是《野草》的艺术感染力吧! 这篇散文虽短,涌动着四层波澜,“有这样一个故事”是第一层波澜。有人提出问题,有人回答,结果答案全不对,作者点明答案应是“植物的种子”。虽然把答案点明了,但对于读者,仍然是个悬念。这是本文的开头。  相似文献   
40.
写散文常常要借助于比喻的,正如写小说写诗歌一样,运用比喻的手段,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进入联想的一种境界。比喻要贴切,要新鲜.不贴切便失去了唤起读者联想的艺术魅力,不新鲜也不能起到增强语言艺术魅力的作用. 我曾接到一位青年作者寄来的几篇散文,要我提意见.我读后的复信中,有一条便是关于比喻手段的运用.他在散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每当忆起儿时被妈妈怀抱抚摸,我全身象浸进了冰镇的糖水里,那么爽快,那么甜.……”这个比喻初看似乎还可以,母亲与儿子的关系就是甜蜜的。但细细想起来又觉得不贴切,如果亲身体会一下,全身浸进冰镇的糖水里,能是爽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